盯着郑清璿的眼睛,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因为德国需要一个能够在远东吸引住英法眼光的国家,而不是将主要目光都投在他们的身上。”郑清璿捏住了自己下巴想了想,“嗯,让我想想,这是三十六计的什么来着。哦,对了,是借刀杀人与隔岸观火。”
“1890年我国战败后被迫将整个东吁地区都割给了英法两国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我记得当时英国人好像还想要马六甲海峡来着,可惜英国人的这个想法被美国人和法国人联手给摁死在了摇篮里。”
\"这件事我大明谁不知道?不过这又与德国有什么关系?\"
“也就是在那以后,大明与英法的关系直线下滑。我没记错的话,当时英法两国很多的商铺都因此被打砸。而德国人又恰好在这个时候愿意与大明修好关系”郑清璿微微顿了顿接着说道,“这就是在德国首相俾斯麦辞职后引发的连锁反应。”
萧睿皱着眉头,显然还没有完全理解。这时,郑清璿站起身来,走到了窗边,看着窗外人来人往的街道。
\"德国需要一个在远东的强力盟友来帮助他们吸引住英法的眼光,所以大明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项。\"郑清璿转过身来,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萧大人,你不觉得德国人现在这副样子很奇怪吗?他们既想要我们向满清宣战,又不愿意支持我们。图的不就是想要用远东地区的争端来吸引住英法注意么?\"
“我们自然是不能让他们如愿的,所以巴尔干与奥斯曼之间的争端对我大明来说就成为了最好的替罪羊。”
“我们既不会因为这个得罪德国,也能因为这个将英法放在我们身上的目光转移到距离他们更近的巴尔干地区。我想一个远在天边的敌人与在他们家门口的敌人相比,他们会知道谁轻谁重的。”
“毕竟奥斯曼是真的打进去欧洲过的,而我们并没有不是吗?”
萧睿静静听着,目光如炬。他沉默片刻,突然笑了,笑声中透着一丝凄凉。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他放下筷子,轻轻擦了擦嘴角,\"可我还是担心,这些西方列强的棋局太过复杂,我大明不过是其中一颗棋子罢了。\"
郑清璿摇摇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