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轩的学校我去过很多次。
在教学楼和食堂之间有一个“小操场”,被学生们戏称为"迷你nba赛场"。
掉漆的篮筐下总是粘着几个没被风吹走的塑料袋,像几面投降的白旗。
每天下午六点到六点三十分,这个“小操场”就成了男生们的精神圣地。
有人宁愿饿着肚子也要打完"最后五分钟",汗珠子砸在水泥地上很快就被太阳晒成盐渍。
陈亦轩则是这些人里,最耀眼的那一个。
那年他刚加入校队就成了行走的荷尔蒙发射器。三分线外起跳时绷直的小腿肌肉,抢篮板时脖颈爆出的青筋,就连撩起衣角擦汗的动作都像被慢镜头分解过。
女生们围在球场外用练习簿扇风,每次陈亦轩进球,都能听取尖叫声一片。
安雨萌经过球场时总走得很急,抱着厚厚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像是抱着一面盾牌。
但陈亦轩总能从几十个围观者里一眼逮住她——不管她脚下生风,总要在她经过的时候尽可能的耍帅。
他说他会精心设计每一次胯下运球的动作,就连起跳时的角度,都是特意调整过的,要让落日将自己起跳时的帅气剪影,落在安雨萌的必经之路上。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
又是一个寻常的午后,陈亦轩看到安雨萌路过,毫不犹豫地接过队友的传球,飞身扣篮!
篮球重重地砸在篮筐上,弹飞出去。
如同加装了gps一般,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而后精准命中德育处主任锃亮的脑门。
“臭小子!”主任揉着后脑勺笑得无奈,“留着劲儿下个月去打四校篮球赛。”
主任告诉陈亦轩,这次比赛不同以往,市体校也会参加。
陈亦轩虽然才刚上高一,但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以及精湛的球技,当之无愧地担任了校队队长一职。
我的球技虽然不佳,不过凭借着出色的文笔,成了我们学校随队的记者。
比赛的赛制很简单,四支球队循环赛。
积分最高的即为冠军。
“我记得,我们学校和市二中都输的挺惨的。”我又拿起一串烤肉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