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结果可想而知,一下子就考砸了。
成绩出来,和清北线差了一大截。
当时老师还有我们家里人都劝她复读一年,以她的底子,第二年肯定没问题。
但她当时那股心气儿彻底泄了,说什么也不肯复读。
我还记得当时她的神情,她眼神空洞的看着手机里她大哥的相片,告诉所有人:她没心思再来一年了。
好在她的分数虽然去不了顶尖那两所,但其他的985还是可以挑的。
我二哥,也就是元梓雯她二叔,不是在榕水这边发展嘛。
加上梓雯自己也想换个环境,来南方走走看看,散散心。
所以我们就一合计,干脆一起报了榕水大学。
这不,我俩就都来了。
她学生物科学,我学计算机。
元泠解释了两人来到榕水大学的缘由,然后开始讲后来发生了什么:
“刚考完那个暑假,我基本上就全程陪着她了。
我知道她心里难受,就拉着她到处旅游,到处玩,想让她快点走出来。
梓雯面上虽然也笑,但我看得出来,那阵子她其实根本没缓过来。
后来开学分宿舍,我还怕她遇到什么奇葩舍友,专门给她整理了一堆怎么应对的材料,还跟她说,要是住不惯,随时出来,你二叔这边房子多的是。”
刘时瑾安静地听着,眼神里充满了对那个未曾谋面的“梓雯姐”的关心。
“不过后来发现是我瞎操心了。”
元泠笑了笑。
“一方面是梓雯自己确实很坚强,慢慢调整过来了。
另一方面,还有个人,对她的恢复起了很大作用。”
刘时瑾好奇地问:“谁啊?”
“她叫姜原雅,也是我们学校的,人特别好,以后有机会介绍你们认识。”
元泠卖了个关子。
“说回大学吧。”
元泠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我呢,跟你梓雯姐不一样。”
“她那种是铁了心要走学术路线的,估计奔着奖学金、考研、读博一条龙去了。”
“我就比较咸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