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将分泌着液体的小白鼠a塞进了小白鼠b的皮囊里。
接下来的景象,让我瞪大了眼睛。小白鼠b皮囊背部的裂口,在小白鼠a被完全塞进去后,边缘竟然开始自动蠕动、靠拢,最后严丝合缝地愈合了!就像拉上了拉链。
几秒钟后,那张“复合”的小白鼠皮动了。它先是笨拙地抽搐了几下,然后试图站起来,踉跄着走了几步。我死死盯着它的动作。小白鼠a的左后腿之前在笼子里打架受过伤,有点跛。而现在,这只披着b皮囊的“新”白鼠,走路的姿态,赫然带着和a一样的轻微的跛脚!
意识!是小白鼠a的意识在控制这具新的身体!
我激动得手都有些抖。立刻又设计了几组对照实验,用不同标记物反复验证。结果完全一致。进入皮囊的那个生物,只要注射了这种能诱导分泌特殊液体的药剂,就能接管并控制那张皮,而且身体会完全的改变。
我将这种能激活皮囊、介导意识控制的淡黄色药剂,命名为“β试剂(beta)”。
既然阿尔法和贝塔试剂都有效,那么那些被我当作废料分离出来的其他组分,没理由是纯粹的垃圾。
果然,一种分流出的绿色试剂很快验证了我的猜想,我把它命名为γ(gaa)试剂,
用在穿皮小白鼠身上,效果很直接——只见那张皮轻轻蠕动几下,背部的裂缝再次张开,先前被包裹在里面的小白鼠骨碌碌滚了出来,身上沾了些黏液,看起来没什么变化。
皮囊内壁残留着一些粉红色的肉质物。
是填充物吗?用来填补本体和皮囊之间体型差异造成的空隙?应该是了。
我随即抓来一只体型明显偏大的老鼠(代号c),用阿尔法试剂处理了另一只体型较小的老鼠(代号d),把c塞了进去,再用贝塔试剂激活。
套上d皮囊的c,外表看起来和原本的d一模一样,只是称重一下就知道,总重量没变。
看来,这层皮本质上只是模拟了外观和部分生理特征。
当时我还挺满意这个发现,觉得这简直是完美的伪装手段。
但很快,现实就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
仅仅过了一个星期。
那只穿着d皮的c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