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史黄柏带人去了车夫所说的那家客栈,详查了所有客人的入住信息,果有车夫提及的那支商队。
商队共计十八人,由三辆大车和两辆马车组成,随行的还有一对儿母子,是来安平县投亲的。
问题就出在这对儿母子身上。
依领队所说,他们是在途径云阳县时救下的这对儿母子。母亲云氏,祖籍安平,十七岁嫁到云阳贺家,婚后育有一子,名为朝宗。
在商队抵达云阳当日,贺家村遭匪徒抢劫,整个村子都被烧没了。云氏与贺朝宗死里逃生,却被匪徒一路追杀,误打误撞被路过那里的商队救下。
得知他们要来安平县投亲,为其安全考虑,领队就邀他们母子同行。从云阳到安平,拢共七天的路程。其间,云氏一直帮着商队缝缝补补,贺朝宗则帮忙照顾起了行李与马匹。
云氏沉默寡言,贺朝宗亦不是个多话的,商队里的人对他们印象都不错。早间入住客栈后,他们母子就离开了,具体去了哪里,领队也不知道。
商队长途跋涉,所需的粮食,草料都是在沿途城镇买的,黄柏让人查过,没有任何问题。搜查行李时,发现其中两个包裹上沾有马匹食用的草料,且草料中刚好混有醉马草,还是新鲜的,没有被晒干的醉马草。
新鲜的草料固然好,然草料保存不易,极易遇潮。商队南来北往,所遇天气不可预料,为防马匹出现状况,所购草料都是陈年晒干的,只有入住客栈时,才会添些新鲜的。
黄柏来时,他们还在安置东西,未来得及与伙计说添草料的事情,后院马槽里的草料也是干的。
问了包裹的主人才知道,这两个包裹是跟云氏母子的东西放在一起的。自打在云阳县救下这对儿母子,打理包裹和饮水喂马的事情就交给了他们,草料极有可能是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沾到这两个包裹上的。
黄柏本来还在怀疑,担心是商队里的人事先串了口供。直到命人查了云家,才疑心起那对儿母子的身份。
云家的确有个嫁到云阳贺家的女儿,云氏也确实有个儿子,但这个儿子不到七岁就夭折了。贺家因为此事没少难为云氏,还在云氏的儿子周年那天,纳了一房小妾。
云氏因此与贺家大闹一场,被贺家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