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谋谋天下 > 第121章 闪击突厥(1/6)
    为什么说颉利可汗的这种决策无疑是在加速突厥的覆灭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时间的选择。此时已经接近冬季,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逐渐被严寒笼罩,而漠北更是苦寒之地,凛冽的寒风如刀子一般割在脸上,风雪更是呼啸而来,遮天蔽日。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若此时向漠北转移,大批的妇孺和牲畜必然难以承受严寒的侵袭。食物在这种环境下也极度匮乏,运输和获取都极为困难。那些老弱妇孺,身体本就孱弱,面对如此寒冷的天气,很容易被冻伤甚至冻死;而牲畜在缺乏足够草料的条件下,也会一批批地倒下,甚至死亡。因此,只有等待来年雪化,大地回暖,才有大规模迁移的可能。然而,即便到了来年,迁移之路也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挑战,突厥面临的困境已经愈发严峻。

    而且,颉利可汗这次也犯了一个严重的经验主义错误。他凭借以往的经验,以为唐军此刻是在虚张声势,真实出兵时间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以往中原王朝出兵草原大漠,往往选择在春夏之交。这个时节,草原上的气候相对较为宜人,既不像冬季那般寒冷,又不会像夏季那般酷热,方便大军行动。士兵们不会因为恶劣的天气而影响战斗力,而且对于粮食运输也极为有利。在颉利可汗看来,冬天的草原大漠是不适合作战的,哪有在寒冬腊月出塞作战的?他认为唐朝皇帝定不会拿士兵的性命和国家的资源开玩笑,在这冰天雪地的时候出兵,无异于自寻死路。因此,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唐军可能会打破常规,选择在冬季发动突袭。

    然而,颉利可汗忽略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非凡胆识和军事才能。李世民深知,突厥内部矛盾重重,正是趁虚而入的绝佳时机。他决定打破常规,利用突厥的这种思维定式,出其不意地发动冬季攻势。唐军在李世民的指挥下,经过充分的准备,携带足够的粮草和御寒物资,迅速穿越冰天雪地的草原,直捣突厥的心脏地带。这一举动完全出乎颉利可汗的预料,使得突厥军队措手不及,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颉利可汗的错误判断和决策,最终导致了突厥的覆灭。他没有意识到,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气候和季节,更取决于统帅的智慧和勇气。李世民的果断和创新,使得唐军在冬季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大唐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颉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