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谋谋天下 > 第118章 突厥来袭(3/5)
们在北方各地兴风作浪,扩大中原的分裂局面。这些割据势力在他的支持下,如同猛虎添翼,势力迅速膨胀,他们与东突厥的骑兵相互配合,对隋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始毕可汗的如意算盘打得精妙绝伦。他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坐收渔翁之利,进一步削弱隋朝以及后续王朝的势力。他深知,中原王朝内部的分裂和混乱,正是东突厥崛起的绝佳时机。他希望通过支持这些割据势力,让中原王朝陷入内战的泥潭,从而消耗其国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他梦想着有一天,东突厥能够成为中原大地的主宰,建立一个横跨草原与中原的强大帝国。然而,他却未曾想到,这种短视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为他带来了利益,但最终却也为东突厥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之初,面临着极为艰难的局面。当时,他的兵力严重不足,手中可调动的军队数量有限,难以与隋朝的正规军抗衡。在进军关中之前,李渊一直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他深知,马邑的刘武周与东突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担心刘武周会勾结东突厥,趁他进军关中之际,偷袭太原这个战略要地。太原不仅是他的起兵之地,更是他稳固后方、积累力量的根据地,一旦太原失守,他的反隋大业将功亏一篑。

    经过深思熟虑,李渊最终采纳了刘文静提出的一时权宜之计——向始毕可汗称臣纳贡。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李渊明白,只有暂时忍辱负重,才能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双方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后达成约定:若能打下长安,长安城中的金银玉帛归突厥,而子女土地则归李渊。李渊的这一决策,表面上看似是对突厥的妥协,但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换取突厥的支持,确保太原根据地的安全,为他进军关中解除后顾之忧。始毕可汗果然被这一承诺所打动,派特勤康稍利带兵五百、军马二千匹前来相助。虽说此计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帮助李渊在初期稳定了局势,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确实有些卖国而引狼入室之嫌。然而,李渊作为主事之人,岂能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深知,在当时的局势下,中原大地群雄并起,各方势力割据一方,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在这种乱世之中,他必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而向突厥称臣纳贡,或许是他唯一能在乱世中崛起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