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保存一线生机啊。”
刘邦听完张良的话,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坐回椅子上,他的目光投向远方的天空,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深远的未来。他忧心忡忡地说道:“看来,要守住北面,还得缓图之了!匈奴的实力太过强大,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要寻找一个更为稳妥、长远的策略,才能抵御这外部的威胁啊!”
说到这里,刘邦的脸上突然闪过一丝愤怒之色,他又想起了韩王信。特别是韩王信老是带着匈奴人来攻城掠地的种种恶行,让他气得牙痒痒的,拳头也紧紧地攥在了一起。
刘邦的嗓音变得高亢而愤怒,他愤恨地说道:“韩信那个龟孙子,打不过匈奴,被我责备了两句,居然就投降了。哼,投降保个命本也无可厚非,可他居然还帮着匈奴人来攻城略地的。这个吃里扒外的贼胚!枉自老子一直对他这么好,最先就封了他为王!他不就心心念念着他那韩国嘛,我又不是没给他封地!我封他去为联抵挡下匈奴人,那本就是托付给他重任,指望他能为大汉守好一边。可他倒好,反而怨恨起联来了,还背叛我,投靠匈奴。这还真是个人面兽心的东西,真是个养不熟的白眼儿狼!”
转过身来,刘邦又看着张良,眼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与疑惑,问道:“子房,你说,若是他们两个韩信,一南一北地发难,那时候,我大汉岂不危矣?”
一不小心,刘邦就又把南方做着楚王那兵仙韩信也给捎带上了。此时,室内的气氛似乎变得凝重起来,刘邦的这一番话,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隐隐似乎预示着兵仙韩信未来命运的走向,被刘邦这么样话里一捎带,兵仙韩信的结局仿佛已经被注定。
张良作为刘邦麾下的重要谋士,虽身在汉营,却时常关注着各路局势的动态。对于韩信这位军事奇才,张良内心有着一番复杂的考量。
张良十分赏识韩信卓越非凡的带兵能力。在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战场上,韩信犹如一颗璀璨的将星,凭借其奇谋妙策和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率军一路披荆斩棘,屡建奇功。他那奇妙的排兵布阵,总能在看似绝境之处寻得生机,让敌人防不胜防。韩信的功绩,无疑为刘邦的汉军势力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张良对此也是深感认同。
然而,当韩信自请为假齐王的消息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