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的广阔地盘划封给了齐王韩信;同时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肥沃之地也划封给了梁王彭越。
两个月后,韩信与彭越果然如约派兵前来支援。这两路大军犹如两支汹涌的洪流,携带着破釜沉舟的气势,迅速朝着垓下汇聚而来。
汉军各路兵马也陆续会集垓下(今安徽灵璧县沱河北岸)。在这广袤的战场上,营帐林立,旌旗飘扬,人喊马嘶,一片兵荒马乱的景象。汉军的数量之多,仿佛给这片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人海。
张良与韩信相会一处,二人面色凝重,细细合计了一番。他们回想起从楚汉相争伊始,刘邦与项羽的历次正面交锋,刘邦一方均是一败涂地。那些惨烈的战场上,楚军的呐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汉军将士的身影在楚军的铁骑和刀阵下如落叶般消散。由此可见,项羽所率的西楚精锐,的确战力强悍无比!那是一种源自多年的征伐、严密的训练以及项羽个人非凡领导力的强大战斗力,如同钢铁般坚硬而不可轻易撼动。
所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确定了总的战略方针——“围而不攻”!这一策略,便是张良所谓的“缚虎之术”。他们知道,要想击败项羽这样的强大对手,不能妄图硬碰硬,而要巧妙地利用战术,将其困住,然后再伺机而动。
韩信首先开始施展“十面埋伏”之计。他如同一位精心布局的棋手,将汉军在垓下密密麻麻地布置开来。每一处伏兵都犹如隐藏在暗处的猎豹,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项羽率领着楚军一路被追击,终于被汉军引导到了垓下这片预设的战场上。项羽以为终于摆脱了汉军的纠缠,正欲发起突围,却不知自己已经踏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
在这“十面埋伏”之中,汉军开始向楚军发起猛烈的攻击。楚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项羽也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想尽办法突围,但汉军似乎总是能预判他的行动,每一次突围都被迎头痛击。
在项羽突围的过程中,汉军层层设伏,如同铁桶般将楚军包围得水泄不通。汉军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箭如雨下,楚军将士纷纷倒下。步兵在阵中进行激烈的肉搏战,喊杀声震天。项羽的楚军虽然奋勇抵抗,但汉军的人数优势让他们无法轻易突围。
项羽总是有力无处使一般,他挥舞着手中的宝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