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谋谋天下 > 第33章 反对分封(7/8)
将领的支持,没有了士兵的奋勇杀敌,那么汉军又怎么能在这艰难的战争中立足,又怎么能最终战胜强大的项羽呢?

    张良鞭辟入里的分析,相较于他昔日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的思想认识,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飞跃。那时的张良,更侧重于对国家政权的重视和传承,但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和思考,他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对局势的把握也更加准确。而且,后来他还向刘邦直接提出了“非刘氏者不得封王”的建议!这一建议的提出,绝非偶然。张良深知,诸侯割据是导致天下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让那些诸侯们在战乱中再次获得领地和权力,那么天下必然会陷入无休止的战乱之中,百姓生活也将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他忧心忡忡地提出这个建议,就是怕诸侯割据,天下随时都可能要乱套。

    难怪1700年之后,明人李贽在研读了张良当年的一系列论断后,还情不自禁地赞叹他当日之论为“快论”!张良的智慧和远见,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穿越历史的尘埃,闪耀着熠熠的光芒,为后世之人所敬仰和学习。

    在那营帐之中,气氛本就因分封之事而略显凝重。刘邦正满心盘算着郦食其所提分封之策带来的看似美好的前景,可张良却深知其中潜藏的巨大危机,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下看到了汹涌暗藏的漩涡。

    此时,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他有条不紊地剖析其中的利害关系。他的言辞如利箭,一针见血地指出分封六国后代可能引发的种种问题:诸侯割据、力量分散,不仅无法助力刘邦成就大业,反而可能成为阻碍统一的巨大障碍。他深知刘邦心中渴望成就一番宏图伟业,此刻正面临着关键抉择,而分封之策无疑是将他引入歧途的诱饵。

    刘邦原本满心期待的情绪,随着张良深入透彻的分析,渐渐发生了转变。起初的满心欢喜如同被泼了冷水,他开始反思这一计策的可行性。张良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心中那片原本被表象迷惑的迷雾。刘邦听着张良的分析,心中的疑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一计策的深刻认识和对张良睿智的惊叹。

    终于,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那一刻,他仿佛从一场即将导致灾难的梦境中惊醒。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与轻率,若不是张良及时提醒,自己可能真的会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