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期,自身的根基尚未稳固。复立六国之后,可能会导致各方势力割据,难以形成统一的领导和指挥系统。而且,六国的旧贵族和势力一旦恢复,他们的野心和欲望也可能会被重新点燃,很难保证他们会对刘邦心悦诚服,长期忠诚于刘邦的领导。
当时那正处于困境中的刘邦,被复仇的火焰蒙蔽了双眼,并没有清晰地看到这种计策可能带来的危害性。于是,刘邦听闻此计后,迫不及待地火速命人精心刻制印玺,随后赶忙差遣郦食其迅速巡行各地去分封。
在这关键时候,张良风尘仆仆地外出归来,匆匆拜见刘邦。彼时,刘邦正与麾下的将士、谋士们在营帐之中。营帐之中,摆满了简陋却热气腾腾的食物,刘邦正坐在席间,一边随意地舀起碗中的饭菜送入口中,一边眉飞色舞地把自己的主张说与张良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郦食其所献分封之策的各种好处,说得那是头头是道,仿佛已经看到了通过这一策略,各方诸侯纷纷归附,自己威风凛凛地站在天下之巅,引领无数仁人志士为他效力的壮丽景象。
刘邦越说越兴奋,还颇为自得地认为,此计与张良之前所提的下邑之谋同出一辙,都是巧妙的战略谋划。他停下口中尚未吞咽下去的饭菜,得意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期许与自信,问张良:“此计如何?”
张良其实早就对分封诸侯这回事有了自己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他听罢刘邦的讲述,先是一惊,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忧虑与警觉。在他看来,这一计策看似有理,实则暗藏巨大的隐患。他连忙放下手中的餐具,急切地问道:“这是谁给您出的这计策?”
刘邦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郦生给我这样说的!”
张良听到郦食其的名字后,重重地叹了口气,然后沉痛地摇摇头,接着缓缓说道:“照此做法,汉王您的大事就要坏了。”
刘邦一听,顿时吃了一惊,手中的筷子不由自主地掉落在地,脸上满是惊慌之色。他瞪大了眼睛,急切地反驳道:“为什么?策反英布、联合彭越都可以,为何分封六国之后就要不得啦?”
在那气氛凝重的营帐之中,张良缓缓伸手拿起酒桌上摆放的一双筷子。他微微坐直身子,目光中透露出一种严肃而审慎的神情,开始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
张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