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谋谋天下 > 第48章 刘邦问治国之策(六)(2/6)
邦的重要性。他认为,国无本不治,国无治不立,不治之国,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赢得战争从而拥有天下的。所以,他要先说治国的道理,为后世提供治国安邦的指引。当然,这些道理都是总结了历代古圣先贤明君的治国理念而成的,属于最朴素的道家思想。与老子的《道德经》系出同源!”

    刘邦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听说过《道德经》,但并不知道那是部啥子书,只晓得算是道家极其经典的着作,很有名的!在他的印象中,那是一本充满神秘色彩的书籍,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于是,他“哦!”了一声后说道:“如此高深啊?那你有空倒是好好给我讲讲!”

    张良微微一叹,无奈地说道:“整部《太公兵法》在这方面说得甚为简要。它只是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若要深入全面地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得看《道德经》。只是《道德经》目前我也没有得见!”

    刘邦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你们玄门道家应该有吧?”

    张良点点头说道:“师门内肯定有的!只是我还未回过师门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遗憾,仿佛在思念着师门的那片宁静与智慧。

    刘邦坐在主位之上,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对未知知识的渴望,缓缓说道:“那你暂时就说下《太公兵法》上那些吧!朕如今虽在位,但对于治国安邦之道,还是希望能多些了解,好让这大汉王朝得以长久稳固。”

    张良微微躬身行礼,动作沉稳而庄重,待行完礼后,才不紧不慢地说道:“那好吧!陛下,且听臣为你细细道来。《太公兵法》中记载,昔日周文王向太公问道:‘君主听取意见应该怎么样’”

    张良微微抬眼,仿佛在回味着那遥远的对话场景,缓缓地说道:“姜太公听闻此问后,回答道:‘作为一国之君,在听取他人意见之时,切不可随随便便就接受任何人的建议或意见,更不要因为别人所提出的意见与你所持看法有所不同,便轻易地予以拒绝。’

    太公继续说道:‘倘若你过于随意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便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作为君主该有的主见。你将无法凭借自己独立的判断来治理国家,决策会陷入混乱。而若你随意拒绝别人的意见,就如同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