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治理智慧,对如今的王朝也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呀!”
刘邦听后,来了兴致,连忙说道:“那你也且说来让我听听!我现在对这当皇帝的门道还真有些摸不清,听听姜太公这位智者的说法,说不定能让我开窍呢!”
张良见刘邦这般态度,心中满意,便缓缓说道:“好的。周文王曾经问姜太公:‘如今这天下啊,真是纷纷扰扰,局势变幻无常。时而昌盛繁华,百姓安居乐业;时而衰败破败,社会动荡不安。时而政治清明,人人守礼守法;时而又陷入混乱,纲常不振。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啊?是君主贤与不贤导致的不一样,还是天时自然变化所形成的呢?’”
“姜太公微微作揖,神色庄重地回答道:‘主公,这其中的道理实乃清晰可知。君主若不贤,那便是国家走向危亡的开端,百姓也会陷入纷扰动荡;若君主贤明,国家必将安定和谐,百姓也能过上太平日子。这祸福的根源,在于君主的贤明与否,而不在于所谓的天时啊!’”
“周文王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对古代贤君的向往与好奇,又问道:‘那你能否给我讲讲古代那些贤君的故事呀?我有心了解,也盼能从中汲取治国之道。’”
姜太公缓缓说道:“那便从上古时候所说的贤君帝尧说起吧。想当初帝尧统治天下的时候,他轻视物质的奢华,不用金银珠玉去装饰自己,也不热衷于穿着用锦绣和华丽丝织物制成的衣物;他对稀奇珍异的物品毫无兴趣,不会去观赏把玩,更不会刻意收藏那些珍贵的玩物宝器;他也不追求声色的享乐,不会去听那些纵欲放荡的音乐;就连居住的宫室,他也不让工匠去粉刷墙壁,不去刮削屋脊和椽柱,庭院里所有的茅草屋顶若未被风雨损坏,也尽量不去修剪,一切以质朴自然为本。”
“在个人生活方面,帝尧以鹿皮裘来抵御寒风,用葛布衣来蔽体;饮食也十分简单,吃的是糙米饭,喝的是豆叶羹。他深知百姓的辛苦,不会因为服劳役这种事务而妨害人民耕作与纺织的宝贵时间。他努力约束自己的心志,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在任用人才上,对于那些官吏,如果能够忠正奉法,他便会大力提高其职位;对于廉洁爱人的官吏,他会毫不吝啬地增加他们的俸禄。”
“对待百姓,他也极为仁慈宽厚。只要人民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