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项羽打小,项伯就在他身旁,陪伴着他度过了许多艰难时刻,见证了彼此的成长。项羽再怎么依从项梁的教诲,认范增为亚父,可这终究敌不过项伯在他心中的地位的。项羽心中,项伯那是一种亲情层面的存在,那份亲情所带来的信任和依赖,是范增即便有万般智谋、千般功劳,也难以完全取代的。”
“倘若有一天,项伯与范增二者的观念出现了相左的情况,而这时的项羽呢,听来两人的意见,觉得都有道理,都觉得他们是为自己好。在这种纠结和权衡之中,项羽必然会取项伯的主意!这便是所谓的离不间亲啊。毕竟,项伯与项羽是一家人,流淌着相同血脉,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羁绊,而范增终究算是项羽阵营中的一个外人。这份血缘和亲情的天然优势,会让项羽在内心深处更倾向于项伯的建议。”
这话自然是把刘邦说得甚是首肯!刘邦听罢,不住地点头,眼中透露出一丝认同。但他何其聪明的一个人啊!他凭借着多年闯荡江湖所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迅速在心中琢磨着应对之策。
没等张良说完,刘邦立即当场表示道:“子房!你可知道,在我心中,你那可是比亲兄弟还亲的人啊!我原来就说过,‘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子房!’这话那可是我发自肺腑的真心的!我永远都不会怀疑你这番苦心的谋划和良苦用心的。何况啊,我是项羽那种人么?你瞧瞧我那两位兄长,只知每日在那黄土地上刨地弄食,胸无大志,只着眼于那点微薄的土地和几亩薄田,哪里有长远的见识和胸怀?若非有你们这些兄弟,我岂能有今天的这般局面!我刘邦能有今日,全仰仗着你们这些一心辅佐我的人啊!”
刘邦说了半天,听起来把张良吹捧得仿佛与萧何、樊哙、曹参一类人与他可比亲人还亲了,可实际上,他这心里啊!无非不过是因为在他们老刘家,别人根本没有出息的可能。但在他看来,也就他配拥有这出息,其他人不过是各自尽力,在他成就大业的道路上帮衬一二罢了。
张良自然对刘邦心中那点小心思心知肚明。他微微眯起双眸,只淡淡一笑后,便又从容不迫地继续说道:“我们不妨暗中差遣得力之人去拜会项伯。此人需得行事周全,能够巧妙地为我们将事情传达清楚。在拜会之时,可请项伯帮忙转赠范增一份看似不凡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