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仓镇东南方向,有一处地势凹陷的缺口,拐向北边的一片谷地,形成两条y字形的岔路。
这里是唐仓通往陈仓道的必经之路,北边的岔路绕的远些,需要翻越蒋家沟、虎淼梁和草滩沟,道路崎岖难行。
因此唐仓的驻军和百姓通常都走南边那条近路,要比北边的路少一小半路程不说,赶路的速度也能提升一大截。
然而在夜色的掩护下,一支千余人的军队,正从北边难走的那条岔路,急速行军赶往唐仓镇。
“距离唐仓镇大概还有多远?”
李奕骑在马上抬头望了眼星空,继而看向一旁跟着带路的蜀军降兵。
那蜀军降兵忙道:“小人估摸着咱们已经走了三四十里,距离唐仓镇的主路大道顶多只有十余里。”
李奕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昨夜得知唐仓镇的蜀军出动,并且如他所预料的一般,走的是南边那条好走的大路。
李奕便让张建雄继续领陇州屯兵在威武城外围着,而他则亲自率领禁军一个骑兵指挥和一个步兵指挥,共一千人马掉头朝黄花谷方向急行军。
从威武城到黄花谷约十几里地,再绕行到唐仓镇五十里,必须在蜀军之前赶到黄花谷,然后进入北部的山道小路,否则就会与蜀军遭遇,无法形成夹击扩大战果。
山间谷道旁的江水支流哗哗作响,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如一条伏在大地上的白龙。
凌晨的空气中透着寒意,都已经是初夏时节,山谷中的温度还是很低。
不过大伙儿倒不觉得冷,身上披着二三十斤的盔甲,又扛着枪矛弓盾等武器,以及携带着一天多的干粮,饶是号称轻装简行也不轻松。
李奕骑马都没感觉太冷,何况是那些走路的步卒,怕是一个个还会冒汗。
大伙儿怕暴露了目标,没举太多的火把,只有稀稀碌碌的几个,否则山谷道路上一长串火龙,实在是太引人注目。
好在半空中还高悬着一轮明月,众人习惯了微弱的月光后倒还看得清路,道路在晚上是白灿灿的一条,慢点走没什么事。
至于古代常见的夜盲症,对于伙食有保障的禁军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凌晨三四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