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指挥挑人出来,他们都互相认识,来回传达军情命令也放心些。
众人聚在中军营帐里,李奕也不过多啰嗦,很快就把作战计划和人员分工安排好,最后又让王常功等人复述了一遍军令。
接着便让众将各自散去准备。
……
两日后,前锋部队拔营启程。
禁军七个指挥加陇州一千屯兵,四五千人马一字排开,井然有序首尾相接。出大散关向蜀军的第一层防御前进。
而凤翔节镇的官吏也带着民夫役卒押送粮草紧随其后。
一时间陈仓道上浩浩荡荡,卷起烟尘遮天蔽日。
俗话说,人一过万,无边无沿。虽然前锋部队只有数千人,但连在一起的气势,抬眼望去颇为壮观。
刚出散关的时候,道路还算宽阔,大伙儿的情绪还比较高涨。
不过随着行军的深入,翻过了秦岭隘口,两边的高山连绵起伏,队伍行走在山谷间,视线全都被一望无际的大山挡住,让人逐渐生起一股莫名的压抑。
陈仓道的主路沿着嘉陵江的流向延伸,山路与河谷有很大的高度落差,上面的路差不多能并行两架驴车,而下方则只能沿着河床走。
不过现在已经到了涨水期,奔腾的嘉陵江水咆哮而过,时常会侵袭到河床上,勉强可以走但要小心谨慎。
军队紧紧靠着山壁一侧前行,另一边留出了小半空间防止拥堵。
整个队伍前后连绵延伸数里地,根本走不了太快,一天下来只能行军四五十里。
两边山势高耸,早早的就把阳光挡住……太阳下山得很快,不过酉时就得扎营安寨。
趁着落日的余晖,将士们赶紧取水做饭,用河床上找来的石块堆成简易的灶台,倒是省了挖坑的麻烦。
大伙儿各司其职,有人拾柴生火,有人打水烤饼熬汤……若不是有刀兵铁甲在侧,乍一看还以为一群人在野餐似的,不过几千人的野餐又有点离谱。
李奕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望着将士们忙碌的身影,心里却在惦记着作战的部署。
黄牛等八个蜀军的前沿营寨不是多大问题,稍微花点时间很容易就能拿下来……要是连几个营寨都打的吃力,那还不如趁早撤兵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