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喝酒的?
李奕不是个愣头青,也不会喊什么拒绝酒文化的屁话。
他当即便笑着答应下来。
“张都使若无其它吩咐,属下就先行告退了。”
“嗯,去吧,有什么难事只管来找我。”
……
拜别了张永德后。
李奕赶到内殿直的驻地,让赵匡胤把将校队的人召集起来,准备安排接下来的任务。
在等待人员集合的间隙。
李奕也在思考眼下的事情。
事实上,他今天向皇帝提出的详细计划,要比历史上更加激进。
按照原本的历史,在张永德担任殿前都点检之前,殿前司的地位其实稍逊于侍卫亲军司。
不管是人员数量,还是将领配置上,殿前司都要差侍卫司一档。
就比如历史上赵匡胤担任的殿前都虞侯,地位上其实相当于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
真要追溯起来,侍卫亲军最先由后梁朱温所建,大多是由宣武节度的藩镇兵马构成。
直到后晋时出现了侍卫司这个机构,负责统领侍卫亲军马、步军。
后周太祖郭威称帝后,将侍卫马军的军号由护圣改为龙捷,又将侍卫步军的军号由奉国改为虎捷。
这个时期的侍卫司其实并没有名义上的主将。
侍卫亲军中的一应事情都由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二人共同负责。
而关于殿前军的最早可靠记载出现在后晋时期。
只不过那时候殿前军实力弱小,规模只相当于侍卫司麾下的番号军。
之后经过不断的壮大,等待后周广顺三年,太祖郭威设立了殿前都指挥使一职,交由外甥李重进担任。
这时的殿前军才算是有了一定规模,可以跟侍卫亲军抗衡一二。
李重进初任殿前都指挥使时,只是兼领泗州防御使,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则都是节度使的荣衔。
等到郭威临终时,才将李重进升为武信军节度使。
同时也标志着李重进与时任侍卫马军都指挥的樊爱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徽等二人鼎足而立,互相制约。
北宋建立之后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