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都使想怎么做便去做就是。”
面对李奕的请示,李重进没有多说什么,似乎跟张永德一样,他也想当个甩手掌柜。
然而李奕可不会真这么想。
张永德是存着主动避嫌的心思,而李重进大概就是被动避嫌了。
李奕提出整顿禁军的计划,核心之一就是削弱侍卫司,而且朝会上李重进又主动跳出来找茬。
事后对方肯定也担心受到皇帝猜忌。
不过李重进怎么想无所谓,李奕要的就是对方这句话,拜别李重进后,他又去了枢密院的衙署。
六军诸卫那边的事没什么难度,有赵匡胤他们去办就足够。
李奕主要还是把重心给放到殿前军和侍卫司。
所以他准备去枢密院借阅禁军的人员籍薄。
毕竟整顿禁军的第一步就是裁汰、点选人员,若是没有具体的人员籍薄来参考,那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
总不能一个一个军营的亲自跑去问名字吧。
“禁军人员的籍薄,李都使倒是可以查看,但这等重要文书,不允许被带走借阅。”
枢密副使魏仁浦自然同意李奕查阅人员籍薄。
但他又表示只能在枢密院查看,不能把文件带走,毕竟这东西没有备份的,一旦出现遗失错漏,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属下明白。”
得到魏仁浦的首肯,李奕被枢密院的文吏带到了保存人员籍薄的库房。
随后李奕意识到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后周的禁军是由几朝几代累积而来,人员构成庞大繁杂,记录人员的籍薄堆满了大半个库房。
李奕随手翻看了几本,发现籍薄上的内容也很乱。
连年的征伐打仗,禁军兵员有损耗,也有补充,再加上人员的调动也很频繁。
别说靠他一个人想要理清基本不可能。
就算再多几十倍的人手帮忙,没有十天半个月也别想理清头绪。
李奕顿感头皮发麻,连忙退出库房,又找到魏仁浦请求道:“魏枢使,这籍薄实在是太多了,属下根本没办法查阅,还望魏枢使能调派枢密院中的文吏帮忙整理一番。”
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