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倒是愈加的糊涂了,不太明白郭氏的意思。
“二郎,你知道嘛……”
说着,郭氏缓缓走到桌前坐下,随之眼神逐渐发散,似乎陷入了回忆。
“当年你投军后不久阿娘病重,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郎。”
“阿娘说,二郎是个有本事的,自小便有主见,不用人操心。可大郎愚笨憨厚,她怕自己不在了,二郎又远在军中,大郎就没了着落。”
“那时,二郎你和瑀哥儿他们去投军,我还以为你是嫌弃我天天跟在你后面,因而厌烦我,所以都没跟我说一声就偷偷跑掉。”
“我真傻……”
说着说着,郭氏的泪珠又止不住的往下掉。
“当时我以为你厌烦我,心里实在难受的紧,阿娘又那般说,我不知怎么脑袋一糊涂,便答应嫁给大郎照应他。”
郭氏的话虽然东一句西一句,颠三倒四的没什么逻辑。
但李奕还是听明白了,他并不傻,隐隐知晓了郭氏的心思。
他仔细想了想,自己和郭氏青梅竹马,对她确实是存有好感的。
但他当年一心想着建功立业,想着抱上宋太祖的大腿,儿女私情都被他暂抛脑后。
至于瞒着家人偷跑去投军,只不过是怕家人劝阻担忧,才没有大张旗鼓的去说这事。
没想到会造成这般误会……
郭氏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道:“我时常也在想,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大郎和二郎怎差别如此大。”
“昔日在夏津时,二郎时常带着瑀哥儿他们,招摇过市惹得鸡犬不宁。可偏偏十里八村的小娘,都对奕哥儿你欢喜的很。”
“二郎你们每次偷溜进马场,咱们这些小娘就会在外面偷瞧,最喜你骑马射箭时的那股子认真劲。”
“村头的王婶子还私下调笑咱们,说二郎你虽顽劣了些,但却是十里八村最俊的后生,我们有人能嫁给你也不吃亏。”
或许是想到好玩的事,郭氏捂嘴轻笑道:“那些小娘想要送你东西,又不好意思直接给你,每次都托我转交。”
“可她们哪里知道,我从没有把东西拿给你,都是第二天还给她们,说二郎你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