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厚厚的棉被,冬天用的皮帽子,棉衣棉鞋,鹿皮靴,还有冬天用的药品全部打包后,寄了出去。
又过了几天,家里收到孙爱来的来信,信中说东西已经收到了,只是希望家里再寄一些营养丸过去。
之前孙爱来走的时候带去了一大瓶,估摸着有了200颗,按理不可能吃完了。孙志伟估计又是给了队里的病号吃了。
原本以孙爱来爱面子的性格,不会求家里,结果她居然来信要东西,那就说明农场的情况比孙志伟预想的要差一些。
孙志伟没有拒绝,当晚就开炉制丸子,做了10斤丸子,用瓶子密封好后,次日给她寄了过去。
一直到十月中旬,经过多轮磋商,来回反复,两个孩子的名字在征求多方意见后,终于确定了。
姐姐叫孙红缨,弟弟叫孙爱国。
名字起好了后,孙志伟怕他们还要折腾,赶紧就去上了户口。
有户口了,就有了定量,补贴的二十尺棉布也扯了回来,1岁以下儿童每月还有牛奶可以领。
虽然家里不缺,但他也不可能不要,以后他每天的工作又多了一个,就是大清早去奶站取鲜奶。
一天两瓶鲜奶看着不起眼,一开始童佳佳奶水还够的时候,孩子不爱吃,只能让童佳佳吃了。
等到进入12月,两个奶娃的饭量大增,童佳佳已经开始供不上了。这时候按理就要给孩子加鲜奶或者奶粉。
但是孩子还是不吃,童佳佳跟孙志伟都有点发愁,不知道要怎么弄才好。
三个长辈却都不慌,见他们实在着急,丈母娘才说道:“孩子不吃就饿着,饿两顿就吃了,不用着急。”
夫妻俩半信半疑,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按长辈们的说法做。
这两个孩子还真硬气,每天奶不够就哭,但是坚决不喝鲜奶和奶粉,就这么硬抗三天。
第四天,小弟先屈服了,喝起了鲜奶,之后姐姐也屈服了,喝起了奶粉,两人选择不一样,正好免得争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