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16章 沪市事了(5/6)
,都不如沪市方便,我们又派出一批人过去,组织尽快生产。”

    陈光良点点头,为什么前世在今年下半年,很多工厂都不愿意迁往重庆,很大的理由便是内陆城市的原材料获取不方便,同时产品出口也不方便。

    事实上,这一次大迁移,沪市工商界反应不热烈,其中也有南鲸政府出的搬迁费也不高;哪怕是刘鸿生这样的企业家,一开始也不愿意搬迁,更是提出搞一个离岸通商口岸的异想天开想法。

    而且到最后也事实上证明,第一时间将工厂搬到租界的,都是赚了大钱。后世有统计过,1936年赚钱指数是100的话,1938年后的租界赚钱指数就是400左右。

    “好,维他奶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接下来形势比较复杂,我也希望大家继续打起精神来,将这家企业发展好。”

    “是,老板”

    维他奶也有一批工人,差不多有800人,陈光良也有考虑到他们的生计问题,不敢说不开工厂的事情。

    事实上,陈光良虽然迁往香港生活,但沪市并没有裁掉一人。

    7月初旬,陈光良将沪市的工作权限,统统交给属下后,他便乘坐太古洋行的船只,离开了沪市。

    随行的人员也有不少,甚至还有一些保镖的家属,他们都愿意跟陈光良去香港生活。

    望着逐渐远去的沪市,陈光良心中五味杂陈,下一次回沪,可能是抗战结束后了。毕竟租界的特务太多,他一到沪市,必然会处于漩涡当中。

    站在甲板上的陈光良,也担忧起那些即将付出生命的同胞,以及迎来苦难的同胞。

    当然陈光良此次去香港,并不是‘退休’,他会一直工作——将沪市的战略物资,运到抗战区。而如果在乎的‘陈氏企业’的员工们遇到生活物质困难,陈光良也可以从东南亚采购,供应他们。

    唯一不能做的是,就是采购东南亚物资,去沪市租界出售,因为这会被人说是发战争财。如果只是管自家的五六千员工,倒是让人说不出什么来。

    陈光良对沪市,倒是没有太多的不舍,毕竟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事业,将在香港和海外发展。

    回到船舱,陈光良让林峰跟着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