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16章 沪市事了(1/6)
    6月中旬,平安银行大厦。

    新丰纺织举行了高层会议,平安银行的夏高翔、叶熙明亦以董事身份参加。

    童润夫、李升伯等人,此时眼神恭敬的看着陈光良,没想到这次的‘纱交风波’是他们获利最大。

    25万包,每包290元,仅这部份就赚了250万元。

    而实际上,新丰纺织还有大量的库存,差不多2万包的样子。

    会议开始,陈光良说道:“新丰纺织现存的纱锭和棉纱包,将作为未来的战略物资储备,棉纱这次被炒高,短时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回落,但长期来看,稳定这个价格没有问题。”

    战争一开,棉纱包上300是很正常的情况,这还是法币贬值前夕的(1940年后逐步贬值)。

    童润夫点点头,他接着说道:“新丰纺织自从营业以来,已经产生600万的利润,扣除投资香港工厂和重庆工厂,也还剩下350万的利润。这部分该如何分配?”

    显然,这次会议就是讨论这个。

    陈光良当机立断的说道:“拿出300万的资金分红,毕竟我投资糖业和酒精业,也欠平安银行不少债务。”

    各分150万,陈光良的分红偿还平安银行,还剩下450万的债务。

    童润夫说道:“这个没有问题,实际上这三百万的分红,基本也是炒棉纱的利润新丰纺织的资产值已经高达1500万(库存棉纱包就值600万),债务则保持在500万,发展相当的快速。”

    净资产已经突破1000万,这才两年时间,上涨了七八成。

    而且这大戏还没有开始,1938~1940年是纺织高回报,新丰纺织四家工厂,一年赚500万也是轻轻松松。

    陈光良接着说道:“接下来,我会暂时移居香港,新丰纺织就麻烦你们四位管理,有什么问题电话电报联络。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我会到沪市和大家讨论的。”

    此言一出,四人又是有些惊讶,心里甚至嘀咕——陈光良是不是太过杞人忧天,租界那么安全,难道还比不过香港?

    当然,大家也没有说什么。

    最近一两年,陈光良经常不在沪市,这些企业早已经有完善的运营规则,陈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