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宰割。
相辅相成,都必须要去做。
今年(1931),陈光良仅靠着‘英镑贬值’、‘棉纱暴跌’,就可以赚上百万大洋,这是实业家不敢想象的利润。
别看刘鸿生这个实业大王很了不起,但实际上他的大中华火柴厂、章华纺织厂、水泥厂等,基本到了三十年代是亏损的,也只有中华码头、煤矿能盈利一些,但也不多。
实业家都艰难得很。
反观陈光良,一路走来,在地产和金融中赚的财富,足以是很多巨商一辈子的财富。
程霖生两代人积累2000万财富,结果被他亏损完毕;黄楚九奋斗几十年,资产不到千万,而且最后落得资不抵债,家人拿着几万大洋度余生;
陈光良的座右铭就是——想做实业,得先从金融下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