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204章 投资电影(4/6)
何不并排涉及呢?

    两个厅的好处是,能根据上座率,来调整运营成本。

    目前,只有上座率达到53的电影院,差不多才能回本。所以搞‘二厅影院’,还是很有前途的。

    当然这个时代的投资者可能会想——搞两个并排的厅,那何不建两个电影院?

    似乎也有些道理!

    但在陈光良看来,可以搞成一个主厅,一个副厅的模式;主厅可以搞个1500人的大厅(两层),三楼再设置一个500的小厅。

    这种模式,可以调解‘上座率’的问题。

    但如果他来投资电影院,要不要考虑投资一百万,建个‘五大电影院之一’?

    毕竟,是人有时候就希望‘青史留名’。

    投资的话,可以选择招股的,毕竟他的影响力,一定有不少人愿意投资。

    制片方面:

    1925年前后,上海有各种电影公司141家,占全国80以上。然而,好景不长,因受到资金、技术、人员以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大量电影制片机构亏损,致使电影公司数量剧减,及至1927年,上海电影公司仅存27家。最近几年略有增长,并形成了明星、天一、联华三家规模较大的电影公司鼎足而立的局面,三家公司约占市场份额的60~70。

    陈光良对左·派电影不感兴趣,准备拍些‘功夫片’融合‘民族国家情怀’的电影,例如方世玉、洪熙官、黄飞鸿、霍元甲、大刀王五系列,亦或者黄梅调片。

    当然不能拍纯粹的武侠商业片,不然这个时代能批判死你,那是不爱国的表现。

    但将功夫融入爱国情怀中(抗清、抗列强),那自然谁也说不出问题来。

    放下资料,陈光良合计一下,倘若成立‘制片、发行、影院’一条龙的企业,怎么也得100万资金。

    这对其他人来说,自然是个天文数字,但对于陈光良来说,也不算大数字。

    更何况,陈光良还准备招股一半!

    干!

    第二天,陈光良来到靖安寺路(南鲸西路),陪同他身边的是长江地产的郭德明等人。

    南鲸西路大概是38公里,最西段目前已经非常昂贵了,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