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200章 航运(6/6)
洋镜,因此父子两人弄假成真地吵闹起来,债权人看不过意,反而要替他们父子做和事老,自愿延期。

    还有一些零星债主,终日纠缠不、走,虞只得避而不见。“大躲在浴堂,小躲在戏园“,这是当时上海人士形容虞洽卿避债的两句话。

    所以都知道虞洽卿是纳税大户,殊不知他现在是‘空心大佬’,当初连陈光良的‘佣金’都敢骗——抢先注册永安银行那事。

    数日后,陈光良技痒——又在《东方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世界航运大寒冬袭来》。

    [在文章中,陈光良用一些特殊渠道获取的信息来举证:

    1929年5月英国船舶闲置量仅为38万总吨,1年后增至99万总吨;

    世界不定期船运价指数由1929年5月1092点跌至1930年5月的731点;

    世界主要航线平均运价指数,1927年为1282点,1929年降至1136点,1930年4月和6月进一步降至897点和881点;

    随后,他又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次经济大萧条引起的船市大萧条,从船舶闲置量明显增长和造船产量下跌来判断,将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但在华夏,由于经济体系的不一样,航运不会有特别的萧条。

    相反,这是华夏航运的一个机会,从外资航运公司手中,拿回过多的市场份额。

    倘若南鲸国民政府有意振兴民族航运业,可在全国设立数个航政局,分管内河及沿海航线,开辟新的航线。

    对于航运企业来说,可廉价挑选欧美空置的船舶,减少购船开支。]

    文章一经刊登,又引起巨大的关注。

    南鲸政府也立即发言,会认真考虑这条建议。

    陈光良发展航运,毕竟不会真的‘全力以赴’,仅战争还没有结束,他就不可能投资太大。

    所以他发表这篇文章,实则是希望民族航运业整体崛起,而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

    同时,陈光良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不然财富就很难守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