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196章 契机(1/7)
    在长江出租车的会议室,九名高层正在向陈光良做工作汇报,包括总经理梁孟起、业务经理许业广、汽车部经理郑文生等人。

    新增了一个汽车保障部,也就是维修部门。

    这个部门不仅仅是解决长江出租车的维修问题,还承担着培训汽车修理工、对外服务的工作。

    而且,长江出租车在培训汽车修理工上面,投入巨大;邀请了两名资深的洋人修理工,系统化的培训十数名汽车修理工。

    因为在陈光良看来,这也是在为国培养汽车修理人才,持之以恒,将来总归有很多人学会这门技术,为抗战、为建设,都算是一个贡献。

    许业广认真的汇报道:“目前,我们通过各种广告宣传,包括报纸、海报、车身广告、电话筒搁架、代叫网点、日历‘四万万同胞,拨四万号电话’的广告词深入人心这些广告的投入,为我们的业务带来可观的增长,目前我们的业务已经达到六七成”

    作为业务经理,许业广的能力至关重要,公司地位也是仅次于总经理梁孟起。

    陈光良也是认真的拿着纸和笔,记录着关键,随后他问道:“业务的困难在哪里?”

    所谓‘困难’,不是手下向他来讲困难,而是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许业广自然也听懂了,当即说道:“还是价格。我们通过各种调查来做出总结,目前乘客多为外商、洋行高级职员和中国富裕阶层。中产阶级叫出租车不多,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我们向一位大学请教,他甚至一次都没有叫过出租车,因为35元的车费,还得加上035元的小费,对他们月收入200大洋的职业来说,还是很昂贵。”

    陈光良认真的听,也在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

    这时候,郑文生提醒道:“哪怕降价一点,这个阶层的人也不太可能叫车吧?”

    降价太多,自然更不可能!

    许业广很有信心的说道:“郑经理的话没错,但是我们想想,就算这个阶层平常舍不得叫车,但若是遇到朋友聚会、特殊天气等,他们为了面子、为了方便,难道偶尔叫一次车不可能嘛?特别是为了有面子,我相信这部分增加的业务,也是很庞大的。就好比今年价格从45元降低到35元,沪市出租车业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