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三轮黄包车抢生意唯有,进行了群起攻之。而这里面,似乎是顾氏车行在挑头。看来,是有车行觉得,这是动了他们的利益。”
何种‘利益’呢?
这个说不清,大概率是新生事物让很多人难接受。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如果要换车,需要一笔很大的钱;如果不换车,下面的车夫又觉得生意总是被抢,毕竟很多顾客一看三轮黄包车,显然更愿意坐。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这事无妨,把车修好就行,车夫给点关怀,继续运作三轮黄包车。另外,周哥你找点人传播点消息——就说据外国学者的调查,人力黄包车的平均寿命不超过四十岁,一生因为劳累过度,疾病缠身类似这样的言论,让其在车夫圈子里传播起来。”
从一开始,他想的也是逐步让‘三轮黄包车’替代‘黄包车’,让其有个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会让其顺其自然。
当然在舆论上,陈光良该做的还是会做。
前世从1937年出现三轮黄包车,等到1946年才逐步取代黄包车,当然这里面由于抗战问题,所以花费了十年时间。
而陈光良的想法是,希望在1937年前,三轮黄包车完成全部取代人力黄包车,当然极个别情况不计。
“好,我马上去安排!”
这事不见得就是顾竹轩亲自插手的,大概率是顾氏车行的总经理唐嘉鹏。
当然就算是顾竹轩,陈光良如今也丝毫不用怕他,毕竟此一时非彼一时。
随后,陈光良对何向东说道:“安排一下,e项目要在5月替换50辆车,全部是三轮黄包车,让那些车夫好好学一下技术。”
“好”
先替换的项目,一定是陈光良占股非常高的,de两个项目他占股90。
而目前同昌车行制造厂的工厂,还没有启动,但生产五十辆三轮黄包车是毫无问题的,有临时的工厂。
这家工厂投入生产后,每个月是可以生产500辆自行车,以及400辆三轮黄包车,产量是很高的。
待何向东去忙后,陈光良思考着还需要做的事情。
还需要再《东方日报》上面,发表一篇文章,关于人力车夫的惨状,以此继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