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68章 若即若离(3/4)


    陈光良的债务,平均利息为18,所以也是相当的高的。

    他现在费尽心思扩张车行,提升每月的分红,实际上全部是贴给‘投资地皮’上了。

    但陈光良现在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地皮可能需要三年后,甚至可能四年(1931套现),这相当的占用资金。

    假设在增加40~50辆野鸡车的情况下,陈光良明年才有可能偿还所有的贷款和利息。

    本质上来讲,陈光良的事业相当于陷入一个‘瓶颈’。

    所以,陈光良最近刚刚兴起一个念头——再购入一幅地皮作为投资后,他需要利用智慧,去做一门生意。

    这门生意既可以赚到很多的钱,还能提高他在商界的地位,而且条件还得是——‘空手套白狼’,因为他只有很少的本钱。

    而且,他手中的地皮,只是作为‘炒地皮’用途,不打算用来投资地产。

    这个年代的地产,是按照‘整幢’购买的,不存在分层、分单元。

    所以哪怕是鲁迅那样的文豪,在沪市也买不起房子,因为普通的住宅都是开发商用来出租的,花园洋房和别墅又不可能买得起。

    沪市的大业主,包括虞洽卿这样的宁波商人首脑,其在沪市的房屋大概有数千套;而犹太商人哈同,每年收租都在百万银子左右(写字楼、公寓等),而且还在扩张中。

    其余业主还包括银行、洋行等,他们开发大量的公寓出来,然后只租不售,垄断着沪市的住宅。特别是那些银行,特别喜欢购买地皮投资,或者开发地产项目用于出租。

    所以,哪怕是是陈光良也买不起房子。

    目前,在陈光良购买的第二幅愚园路地皮上(占地三亩),也已经兴建出几间房屋,将作为陈光良家人居住的地方。

    不过这些房屋,都是简易的土木构造,方便以后随时拆卸。

    在这个时代,是没有规划局,所以只要是自己的土地,你想建什么房子都行。

    上嗨的住房当中,最高档次是洋房、公寓,其中公寓一般都较高,6~13层都有,这些的造价都是非常高的;其次是‘新式弄里’的砖木结构房屋,一般都是3~5层,造价较低。

    陈光良最近有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