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见多了这样的凄惨场面,并未觉得有什么,伸手一指,“举手之劳,不值挂怀。坐。”
谢安在她对面坐下。
哗啦。
苏玉卿给谢安倒茶,“火势太大太急,不是寻常燃烧物。淮河距离此地有四里路。妾身也无能为力。
你很英勇,为我朝楷模。”
谢安接过茶杯,轻轻喝了一口,顺便把信递给苏玉卿,“这是人为纵火。”
苏玉卿看过信,并不感觉意外,“翠微居……李枭亭,这么按捺不住么……”
“李枭亭?”
“嗯,淮南王的第七子。”
原来是第七子……
“刚刚县城带着衙门的人来过了,盖棺定论,说是意外失火。有死者家属用血书伸冤讨公道,却遭到衙役的毒打。如今街道上都是鲜血。”说出这话的时候,谢安紧紧盯着对面的苏玉卿,注意着这位长公主的任何一个微表情。
然而,苏玉卿听了仍旧平静如水,“李枭亭应该和县衙通过气了,淮南王本就残暴。他几个儿子继承了这个特点,尤其以世子和李枭亭,更是视百姓为鱼肉。”
谢安本以为长公主听闻这些后会表示出些许愤怒,或者传达出手的信息。
然而,并没有。
于是,谢安便站了起来。
突兀的动作,让苏玉卿略感吃惊,“你作甚?”
谢安作揖拜礼,“在下乌桥镇谢安……想替死去的无辜乡民,向长公主讨个公道!”
说完,谢安深深鞠躬。
苏玉卿静静的坐着,愣愣看着对面的谢安,并未表态。
她虽出生皇室,却并非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否则也成不了武道宗师。
持剑五十载,她踏遍了大半个大乾的国土,见多了民间疾苦。
霍乱,天灾,战乱……
死几十个人,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罢了。
所以,此番纵火的事情,苏玉卿也没有太大的感触。
苏玉卿不说话,谢安便一直鞠躬不起。
过了许久,苏玉卿终是不忍伤害谢安的这份赤诚,说,“妾身此来,是为了破大阴山百年死局,志在为青乌县乃至南阳府数百万民众谋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