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116章 大局为重原则!小万历偷听民声 (求(3/7)
、内廷宦官累计七十五人,皆已收押入狱。经都察院、刑部、北镇抚司联审,生员赵承砚所反映的关节贿赂、冒籍跨考皆存在,但并未发现有人真正操控科考。”

    “民间书生所言的考院暗道、飞鸽传书、私藏夹带、冒名参试……还有所谓令誊录者或阅卷官看的别字暗语,纯粹是那些受贿官员宦官为骗取钱财,私自杜撰,这一系列行为根本无法成功。”

    “那十二名冒籍跨考者,一旦参加会试,也绝对会被发现。”

    “故而,臣等将此科场舞弊事件,定义为某些贪赃枉法的官吏宦官,为谋私利而进行的一场以职诈骗行为,而非操控科考,当下的科考制度还是能有效杜绝徇私舞弊,算是公平公正的。”

    “至于赵承砚所言的两位阁老之子已内定为一甲,实属荒缪。还有‘榜上尽是山西籍’之说,只是因为两位阁老都要避嫌,依照惯例张阁老将会成为主考官,故而有人以此杜撰谣言,引得百姓仇视朝廷。”

    ……

    “嗯?”

    听完陈瓒的讲述,沈念有些不可思议地抬起头。

    不愧是都察院,与内阁一样,皆是以大局为重,为了朝廷形象,直接将这样一场科场舞弊案,定性为:官员胥吏以职诈骗案。

    如此定性,意义截然不同。

    科场舞弊、操控科考,意味着科举不公,有钱便能入仕。

    但以职诈骗,那些行贿的举子就由受益者变成了受害者。

    简而言之。

    前者是:受贿的官吏宦官拿钱办事、操控科考,被不公正对待的是绝大多数正常参与科考的人。

    后者是:受贿的官吏宦官拿钱不办事,那些行贿者成为了受害者,而科考对大多数人依然公正。

    前者的危害性远远高于后者,朝着后者引,俨然是为了科举稳固。

    沈念细细一想。

    突然觉得这样讲也算合情合理,毕竟明年的会试还未曾发生,朝廷还能够亡羊补牢。

    随即,张居正站了出来。

    “陛下,经内阁商议,为避免关节贿赂之事在京师及地方州府出现,可增数条科举法策,从严从重!”

    “针对考生舞弊,直接削除功名,终身禁考;针对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