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朝廷以天理之名行剥削之实,满朝文武皆空谈道德,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结党营私者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严重,外加地方豪强榨取民脂民膏,法令不公,底层百姓越来越苦。敢问海老,这可是实情?”
李贽当下虽递交了请辞书,但上面还未批复,目前的他还算是官身,他对当下的朝廷官场,甚是了解。
“可是实情?”李贽提高声音,再次问道。
海瑞顿时无言以对。
当下的官场与民风,确实已非常糟糕,而他能做的,只有独善其身。
李贽又道:“朝廷只有一个海瑞,天下也只有一个海瑞。今日海老以清官直臣之名,为朝廷粉饰太平,其忠,实乃愚忠!”
“吾劝海老,在朝为官不如回琼州教学,当下的世道已然崩坏,朝廷满是缺陷弊病,视百姓如草芥,已无信于百姓,糟糕的已经不能再糟糕了,为何不能换一种方式治世,让天下百姓,解放天性,自然生长……”
李贽的话语不但尖锐,而且高明。
他将海瑞先从士大夫官员群体中分离了出去,然后以朝廷的腐败无能、满是缺陷弊端,来树立百姓应反对压迫、解放个性的观点。
海瑞张嘴欲言,但还是忍了下来。
在他的内心深处,当下的朝廷确实值得天下人批判,底层百姓确实被压抑得非常严重。
这一刻。
张居正、吕调阳、马自强等人皆面色阴沉。
李贽抓到了当下朝廷的弱点,并用朝廷的缺陷去挺举他的学说主张。
他们一时竟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朝廷有朝廷的难处。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朝廷的缺陷。
大明之衰,世风之乱,起于正德,到嘉靖后期越来越呈衰败之相。
正是那时,各种学说政见才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产生了无数“反朝廷”的异端人士。
虽然在隆庆时朝政有所回暖。
但比起曾经的洪武之治、永乐之治却差劲许多,更不用说书生士子向来尊崇的尧舜之治了。
这种衰败不是三年两载能造成的,也不是三年两载能改变的,需要全天下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