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其在狱之夫,曾将府库弓弩私自馈赠于民,此为良善,还是坏事坏法?若你教化书生学子都以个人心中善恶为准则,《大明律》还有何用?”
严清提前已将罗汝芳为官为政的情况调查的清清楚楚。
其虽因仁善而得百姓盛赞,但也因公私不分而被朝廷责罚。
严清心情激动,从怀里拿出一本《大明律》,然后高高举起,又朗声道:“安邦定国之重器乃是此物,德化只能为辅也!”
说罢,他面色严肃地望向罗汝芳。
严清因长期任职刑名之官,身上带着一股杀气。
特别是当他举起《大明律》之时,如同举起官衙醒木,好似是要对堂下犯人定罪。
他没有用官威压人。
但这股气势,却让罗汝芳有些嘴短。
一旁的申时行连忙走到议政台中间,高声道:“二位的学说政见已言说完毕,可以下台了。”
申时行知晓。
二人再辩,定然是重复之语或都用个案论证,已无大用。
接下来令天下人公议即可。
罗汝芳下台后。
接下来陆续走上议事台的乃是管志道、佛家的云栖大师和道家的陆西星。
管志道主张儒释结合。
后两位都在言说佛道两教对政事的功用以及抨击封禁民间学院乃是一刀切的苛政。
对此。
翰林官王家屏、沈一贯、赵用贤三人分别站了出来。
三人皆肯定了佛道两家对朝政民事的一些正面影响,但也批评了一些消极避世的思想。
彼此的论辩,较为和谐。
佛家无争,道家无为,三人提出自身观点后,便退了下去。
……
近黄昏。
心学大儒、泰州学派当家人王襞走上了议政台。
当下。
心学已取代理学成为民间显学,受众极为庞大。
王襞的出现,让议政台下骤然变得安静下来。
王襞的学术政见主张,几乎天下皆知。
此次,他站在台上,主要讲了三点。
其一,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朝廷为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