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81章 张首辅如日中天,沈编修又遭弹劾(1/5)
    “沈家芝兰玉树,翰林瑚琏之器。”

    此话就像京郊五月的山坡上正在盛开的蒲公英,被风吹向大明的四面八方。

    这让许多年轻官员都甚是眼红。

    即使有人不承认沈念的才能比自己强,也不得不承认沈念的运气比自己好。

    父亲为子瞧病请来神医李时珍,顺便治好了郊祀生病的小皇帝;走在金水河河畔,顺便救下跳河谏君的户部尚书殷正茂。

    这种逆天运气,不亚于去年雷电劈在皇城前的端门上。

    当然,也有抨击沈念者。

    有人称他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日讲课上投机取巧、故弄玄虚,平时总喜另辟蹊径、锋芒过盛。

    沈念对此流言,根本不予理会。

    ……

    六月初三。

    比沈念锋芒更盛、更不惧骂的殷尚书又露脸了。

    殷正茂根据前户部尚书王国光的《万历会计录》,整理出了一份隆庆六年到万历三年太仓库银的岁入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

    截至隆庆六年六月,太仓库岁入银数为二百五十二万五千六百一十六两。

    之后不断攀升。

    截至万历三年六月,太仓库岁入银数为五百零四万三千两。

    近乎翻了一倍。

    殷正茂选取的这个时间节点非常特别。

    隆庆六年,正是张居正担任首辅之年。

    钱不会骗人。

    此乃何人之首功,不言自明。

    他用实打实的数据告诉所有人:自新政实施以来,成效明显,张首辅之功大矣。

    他还将隆庆三年先帝向户部索银时,张居正汇禀的一句话摘录下来,作为对比。

    “每岁所入不过二百五十余万两,而一岁支放之数乃至四百余万两,每年尚少银一百五十余万两,无从措处。”

    这说明,大明正在走上坡路。

    小万历看罢此奏疏,有一种“子必强于父”的自信感。

    他当即命通政使司,将此奏疏传抄到各个衙门,并厚赏了三大阁老与户部的一众官员。

    ……

    翰林院、编修厅。

    沈念看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