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李卫东想起了前世的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技术的名字。然后就拿过笔记本开始写写画画。
技术部的人们就站在边上看着自家主任,也不敢说话,生怕打扰到主任。
转炉炼钢技术早就出现了,但是顶底复合吹练技术,到了七十年才出现,并且到了现代,才逐渐的技术成熟起来。
就如同平炉炼钢,也是从十九世纪出现之后,到了一战时期,这才完善了这项技术的细节。
一开始的转炉炼钢用的是转炉顶吹氧气技术,对于熔池搅拌而言,存在搅拌死区,从而造成熔池成分和温度不均匀,且炉衬的侵蚀也很不均匀,尤其在炉役后期炉容量比增大时优为突出。
而李卫东此刻设计的就是顶底复合吹练技术。
顶底复合吹练工艺,是经过几十年的实验及实践,才基本成熟的新型炼钢技术。
即转炉在冶炼过程中炉顶顶吹配合炉底底吹惰性气体,对熔池进行均匀搅拌,可使熔池反应接平衡。
不仅提高了钢水的质量,降低了顿刚成本,还可增加转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转炉融化废钢的能力。
从而可按市场废钢和铁水价格的变化灵活改变入炉废钢量,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该技术能够更好更快的提炼出钢材,而且钢材的性能更好。
对比现在轧钢厂的平炉炼钢技术,其产量高了不知道多少。
而且一炉钢水,多一点的,可以达到一两百吨,这不是平炉技术可比的。
关键是,该技术并不复杂。
几十年积累的成功经验,加上一点点改进,最终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稳定了。
以李卫东的知识积累,进化之后更加聪慧的大脑,再加上对机械设备的了解。
李卫东也花费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到了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才将推算的图纸画出来。
同时也在图纸的空白位置,写上了该技术的一些详细细节。
种花家现在每年的钢铁产量,也就是五六百万吨。
可是有了转炉顶底复合吹练技术,在不增加目前炼钢厂数量的情况下,种花家的钢铁产量,翻十倍那时轻轻松松。
如果建造更加专业的大型钢铁厂,那不需要四年,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