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
刘伯温仔细打量着住持老僧的面貌,见他神态安详,不像是元人的细作,这才放下心来。
他走上前去,向老僧说明来意。老僧听说眼前这位便是名震天下的刘伯温,顿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他连忙起身,热情地腾出一间厢房,作为刘伯温夜宿之所。
夜幕降临,明月高悬。刘伯温和老僧闲来无事,便坐在庙中攀谈起来。
刘伯温心中一直对那空匾和无楹联之事感到好奇,于是便开口问道:“方丈,为何这大殿之上只有一块空匾,两侧也没有楹联呢?”
老僧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此庙据说乃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所建。当日建成之时,诸葛丞相通过掐算,料定后世必定有一位如他一般的绝代军师会到此。
因此,他特意留下这空匾和空楹联,让这位后世军师题词。”
刘伯温听完,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笑着问道:“方丈可知诸葛丞相算出这后世军师姓甚名谁?”
老僧笑道:“这倒不曾听说。不过纵观千年以来,唯有刘军师足以和诸葛丞相并肩,大概指的就是您吧。今日既然有缘到此,何不提笔补上一联,也了却这流传千年的传说?”
刘伯温闻言,更加得意忘形,当即吩咐随从取来笔墨。他大笔一挥,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下联是“一统天下刘伯温”。这对联字里行间,颇有压诸葛亮一头的意思。
写完对联后,刘伯温意犹未尽,随即吩咐两名军士爬上去取匾,他要亲自写上一个横批。两名军士应声而上,小心翼翼地将匾摘了下来。
就在这时,其中一名眼尖的军士突然喊道:“军师,这木匾背后好像刻有一些小字!”刘伯温心中一惊,忙举灯上前观看。这一看不打紧,只见匾后刻着两行小字:“吾知后世有汝,汝知后世何人?”
刘伯温先是心中一震,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不以为然的神态。他暗自嘀咕道:“我道诸葛亮有多神,连我的名字都算不出来吗?”此时,他再没了题匾的兴致,便和老僧继续攀谈起来。
老僧十分健谈,他告诉刘伯温:“此地名叫落石山,据传当日孔明曾在此屯兵,因此便有了这座小庙。据说往前数十里地,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