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接纳他投资他,战争时为他管理好大后方,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同袍。
而皇帝,他也不是一位感情用事的皇帝,所以,皇后的地位一直很稳固。
皇后唯一忧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的儿子,成婚多年皇后只有一子,这个儿子从小就既聪慧又优秀,却因为在胎中没有养好而先天体弱,身体状况差到让皇帝一直纠结要不要立他为太子。
这也不是皇后的错,当年她在怀孕时正值战乱,兵荒马乱的情况下她不仅要帮皇帝管理好家中事,还要跟着操心战线后方的粮草,战士的衣着问题,导致她操劳过度,怀相不好,生下来的孩子才先天体弱,看遍名医也调理不好,每每想到这些,她都十分自责,觉得很对不自己的孩子。
皇帝同样为这位嫡长子忧心。
听完何全的回话,他忽然问何文进,“朕记得你说,当年带走公主的那位老道长医术绝佳又擅长丹道。”
“是,奴才记得当年那位老道长已经一百二十岁了,但是看着精神矍铄。当年那位道长在京城停留了一段时间,许多勋贵人家都请他上门。前朝成国公家的公子身体不好,已经性命垂危,是老观主前去才保了他一命。”
皇帝又问何全,“你说老观主已经仙逝了?”
何全恭敬的回话,“是,奴才到的时候,五莲观中只有玄应真人和两位小道童。”
大殿中沉默了下来,皇帝不信佛道,所以这些年求医,从未考虑过这些道士。
事实上大部分修炼有成的道士都是擅长医术的,只不过在擅长丹道的在医术方面更擅长一些。
过了会儿他摆了摆手,让何全带人去贤妃的琼华宫,还贴心的让何全别忘记叫和嫔过去。
“她们见过面后请玄应真人来见我。”皇帝吩咐道。
……
琼华宫中。
贤妃终于见到了一直想见的神秘长姐,她的眼睛被白纱覆盖,整个人的气质也清冷出尘。
贤妃忽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实在是太陌生了。
“你的眼睛怎么了?”贤妃用这句话打破沉默。
旁边的和嫔简直想要去踩她的脚,以前怎么没发现她这么不会说话。
贤妃倒是没怎么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