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微闭,口中凄声,“今儿,可是我与相公……大喜的日子。”
这纳妾的礼仪本就从简,兼之凤且不想大操大办,只允许在她所住的觅春阁门头,挂两盏红灯笼。
出了觅春阁,偌大府院之中,没有披红戴绿,也不见鞭炮齐鸣。
更不用说宾客盈门。
她何等委屈,但一想到终于能嫁给心爱之人,这些细枝末节,她硬生生的视而不见,只盼着今儿洞房之后,来日生个一男半女的,这凤且的后宅,再无任何人能奈何他。
凤且,字适之,二十八岁,护国公府嫡出第三子。
这身世,听起来已是富贵逼人,奈何凤且还长得好,才学渊博,他也是大荣三朝来,第一位不及弱冠就三元及第的状元郎。
自他十九岁蟾宫折桂,后头已发三届杏榜,却无人能打破这一记录。
长得好,会读书,性子儒雅,这般优点聚在凤且身上,还是不够。他是天子门生,却又不喜裹足不前,二十岁时,正逢边陲曲州、靖州与西徵国起了战火,他弃笔投戎,往边陲而去。
之后,一步步从百夫长、千夫长、把总、千总,最后,他做到了两州边军营总兵。
战,四年内打完,凤且不过二十四岁!
圣上喜不自胜,欲要封他做将军,他转头跪到御前,说了十余年寒窗苦读,总要报效圣上与朝廷。曲州、靖州两地常年打战,民生艰辛,他不能坐视不管。
从曲州下头沫县县令坐起,他聪慧能干,又有将军的霸气与文臣的慈悲,几次三番,得圣上嘉奖,连年破格提拔,而今已是曲州靖州两州巡抚、边军营总兵,初授兵部侍郎。
人生得意,却有几人能得意过凤适之呢。
可惜,凤且早在刚及弱冠之年,就被康德郡王相中,不管不顾,跑到圣上跟前耍了好一通无赖,才求得太后娘娘的赐婚懿旨。
这一旨意,打破了太多京城富贵千金的佳婿之梦。
从此,凤且的后宅里头,只有凤且不喜的康德郡王独女段不言。直到八年后的今日,段不言不能生养,公府贺老夫人再是无法忍受。
因着这般,凤且做了让步。
老夫人送来的丫鬟,通通送回去,以纳冉莲做妾息事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