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和修阳大爷他们看到卡车来了,赶紧从大队部出来欢迎。
车子开到大队部,李锦秋停下车子,秀荷和赵迦南从前面下来,随后,车厢里的5人也陆续下来。
“张师傅,小顾,你们打开录像,开始录制。”
“好的。”
一些群众好奇不已,这是干啥的?看着来头不小啊,还是小秋亲自接来的。
还有,刚才那个长得贼好看的女娃子说打开录像,是要干什么?什么是录像?
“各位观众,大家好!
我是中央台记者赵迦南。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豫省洛阳市向阳公社李家村大队。
想必很多人都对这个大队很熟悉吧?
你们猜的不错,这个李家村大队就是辣条的生产地,辣条厂就坐落在李家村。
李家村这两年可以说是不仅闻名全省,更是在周边省市打出了极大地威名。
那么为什么呢?
只因辣条广受全国孩子们的喜爱,直接为国家创汇200多万美元。
对,你们没听错,这两年创汇了200多万美元,就是这么厉害!
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我们来到这里,想要深入了解这个大队,了解一下它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绩,大队百姓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很多人也应该很是好奇,此时是1964年2月4日上午11点10分,我们刚刚到达李家村生产大队。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队,去探寻一下这个大队的真实面貌吧。”
“我的妈呀,原来是记者,好像是中央台,中央台是干啥的?”
“笨,电视里就是中央台放的节目。”
“乖乖,首都来的记者,好紧张,万一她采访我,我该怎么办?”
“她来我们大队干啥?”
围观的群众纷纷耳语,赵迦南拿着话筒随即走到一个老年人身边。
“奶奶,您今年高寿?”
“啥?啥是高寿?”
“问你多大了。”旁边大爷忍不住说。
“哦,我今年85了。”
“您老身体看着很好啊,平时都吃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