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看过这首诗,包括李公公和两个小公公。
“都说说吧,这首诗写得怎么样?”
安武帝在左边武将和右边文官中间走来走去,边走边问。
京兆牧冯云晖说道:
“圣上,大将军手上这份是三公子的开篇之作,犬子冯英华买了三公子的断篇之作。
臣每天在家都读几遍,确实是好诗。”
爱拍马屁的官员立即说道:
“这首诗正是圣上的真实写照——英勇无敌、豪气云天,气吞山河。”
“此时出现这样的诗,说明我大安国铁蹄即将踏平北绒。”
“三公子和冯公子都是朝堂之外的年轻人,他们都懂圣上的雄心壮志。
可见全国君民上下一条心,何愁不踏平北绒。”
……
安武帝说道:“张大人,安排人把这首诗抄写,贴满京城的大街小巷。
朕要涨涨我大安国子民的气势,要让子民们坚定必胜信念,坚决支持北征。”
“是。”
安武帝微笑着问秦良贤:“秦大人,现在还反对与北绒决一雌雄吗?”
“老臣从没有反对圣上对北绒用兵,前提是圣上先立储君。”
“秦大人,秦老,咱能不能等踏平北绒之后再商讨这件事?”
“不行,老臣怕等不到那天。”
安武帝又勃然大怒:
“老匹夫!老东西!你就这么不相信我大安国军队能踏平北绒吗?
你再说出这种扰乱军心的话,朕宁愿背上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骂名也要把你咔嚓了。”
秦良贤摇摇头说道:“圣上错了,老臣不是不相信我大安国的军队。
老臣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能活到我大安国军队凯旋归来的那一天。
老臣老了没能力再上战场杀敌,但老臣还想为圣上、为国家做大事,用掉老臣最后的力气。”
安武帝听完这些话产生恻隐之心,有股悲凉涌上心头。
可他知道现在正式讨论立储君的事,没有一年半载根本定不下来,这肯定会影响北征大计。
他要是有明确的人选还可以力排众议一锤定音,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