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登陆。
沿海地区没有方国,都是朝廷的军队,由于精简士兵,地方官怕一旦有战事,士兵不够用,一边不松懈的操练军队,一边组织民军义勇。
果然,乌梁国的水军登陆受阻,损失惨重,加上大祥帝国也有战船,经常劫夺敌人的物资,吾古耐不得不撤回水军。
水军进攻失利,吾古耐把重点放在了陆路进攻,又增加了军队,号称五百万。
刚开始中间的番国不想给他们让路,怕将来乌梁国战败,大祥帝国找他们算账,都被打怕了。
可乌梁国军队彪悍,所过之处,只要不配合,那就鸡犬不留。番国没办法,为了保全自己,干脆大开城门,只要别杀我们人就行。
方国的小王们见敌人大兵压境,向朝廷告急。朝廷兵力薄弱,加上战将老龄化,并没及时发兵。
宗青颁发了一道圣旨,调集三百个侯爷的军队,让他们每人出兵五千,加起来也是一百五十万军队。
可是侯爷们都各揣心腹事,面临前线的方国觉得自己恐怕要投入全部兵力,还要拿钱养活援军。
加上战争在自己的方国之内,恐怕会损失惨重。等战争结束了,不仅士兵拼没了,国家也被打烂了。
于是前线的十个小王开始败退,宁可让出方国,也不想让战争在自己的方国发生,避免方国被打烂。
十家小王带兵溃败,其他小王不干了,都怕自己的方国被打烂,不给败退下来的小王开城门,也不接收援军。
大祥帝国建国之时,宗刚也封了一批藩王,都是建国的有功之臣,他们手里有军队。虽然老王们都不在了,宗家一直允许他们的后代留在封地,这些藩王都感激宗家。
现在到了用人之时,藩王们抽调军队,组成了五十万大军,加上西北,东北和国内侯爷的军队,集结起来也将近两百万。
可是缺少主帅,各家王侯各自为政。
危难之际,海云调集了朝廷三十万军队,洪笙做先锋,决定去西北征讨。
听说海云挂帅,很多王侯都来投奔,一时间军威大震,两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西南前线。
可西南的方国不配合,虽说不敢拒绝海云入城,却以物资耗尽为由,不提供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