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辰请早安迟了,沈挽索性就没去了,偶尔少去请一次安,自诩慈霭的老夫人,也不会数落她什么。
回明月苑的路上,银钏过来,将街上这两日传的流言告诉沈挽知道。
如沈挽所料,永清伯府利用流言蜚语给定国公府施压,遭到了反噬。
如今街头巷尾,茶楼酒肆都在谈永清伯世子和表妹暗通款曲,珠胎暗结,联手谋害发妻的事。
永清伯世子负荆请罪,当时定国公府外围了那么多看热闹的,就永清伯府拦着不让把事情捅去刑部,还签下和离书,大家就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再加上沈挽让人煽风点火,那些人知道被永清伯府利用,成为伤害沈妤的刀子,更是义愤填膺。
当年定国公府大姑娘落水,被永清伯世子所救,昭平伯夫人都介怀,上门退亲,怎么可能同意自己儿子娶一个和离妇呢,昭平伯世子一辈子常伴青灯古佛也没这可能啊。
永清伯世子害自己世子夫人不够,还反泼脏水,心狠手辣至极。
这事满京都传的沸沸扬扬,御史上折子弹劾,皇上闻言,震怒,不许永清伯世子入朝为官,永清伯教子无方,被皇上贬了一级。
这消息大快人心,沈挽高兴的午饭都多吃了半碗。
刚歇下筷子,另外一个好消息就又传来了,沈妤的另一个大丫鬟银朱回来道,“今儿国子监祭酒孙大人上门,退了孙大姑娘和永清伯府二少爷的亲事。”
这事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永清伯府二少爷是永清伯世子的亲弟弟。
有与自己表妹勾搭,谋害枕边人的兄长,但凡疼女儿的爹娘,哪还敢嫁女儿啊。
永清伯在朝中职位不高,爵位是蒙祖荫承袭,要不是和定国公府结亲,已然没落了,这也是永清伯府不敢让沈暨知道永清伯世子和表妹奸情,要借意外害死沈妤的原因,永清伯府不需要沈妤,但需要定国公府这个姻亲,需要定国公女婿的身份。
如今和离,两家姻亲不再,甚至结仇,永清伯还被贬官一级,在权贵遍地的京都,就更不值一提了。
这还只是开始,永清伯府的好日子还在后头,一个不能入朝为官的世子,永清伯肯定想换人,难免兄弟阋墙,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