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咱们严惩不贷!”
“马上咱们就要进山了,给大家半个时辰的时间,把自家的东西整理一下。咱们要轻装上阵,加快点速度,别让后面的流民赶上咱们!”
听了这话,所有的人都赶紧清理自家的东西。坛坛罐罐的,不但沉,带着爬山也不方便, 含泪舍弃。手推车独轮车,上山也用不着,忍痛割爱。男女老少,肩扛手提的,把不想丢掉的东西,都武装在自己身上。
两个村长也没闲着,都带着自己村子的骨干,把人以家庭为单位,两三家分成一个小组,便于互相照顾,也便于互相监督。还特别说明,如果有人提供了有用的线索,绝对重奖!
这个分组管理方法,是宋喜雨的主意。其实就是一个简化版的连坐制度。
连坐制度起源于周朝。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连坐制度更为严格。当时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检举,不揭发者将受到连坐惩罚。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确有效地确保了国家在赋税、徭役和兵役政策方面的执行。
传说在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为了防止修长城的“长城徒”逃跑,用的也是连坐制度。
宋喜雨只想用这种方法,走群众路线,把每一个村民都发动起来,让做坏事的人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这样,就减轻了两个村管理者的工作强度。
在大家都忙着的时候,宋喜雨和爷,喊上了村长、曹猎户,带着所有的牛车马车,赶着缴获的十一匹马,去往松树镇,准备把这些都给卖了。
半路上,在一个岔路口,曹猎户喊:“雨宝,这路走错了,松树镇在那边!”
爷拍拍他:“听雨宝的!”
宋喜雨继续驾着牛车往前走,最终走到一处山坳。这里的地形像一个碗,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树林,虽说没有叶子,但也像一道屏障,能阻挡旁人的视线。
宋喜雨看着村长和曹猎户:“两位叔叔,我把你们叫出来,是有个事要说。”说完,她调皮一笑,小手一摆,所有的车马牛瞬间消失。这可把村长和曹猎户吓得不轻。村长不由自主后退一步,坐在了草丛里。曹猎户胆子能大一点,眼睛瞪得像铜铃。
宋喜雨小手一摆,所有的车牛马又瞬间出现。村长和曹猎户俩人满脸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