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不如行动,说干就干!
第二天卤了五副猪肚、猪心、猪大肠。
第三天一早,借了村长家的牛车,拉着小火炉、炭、竹筒、竹签、刀、案板,还有满满三大桶的卤味,又推了才做好的小吃车,一家人信心满满到了县城。
西街上已经有了不少的摊位,大伯交了六文钱的临时摊位费,就挨着一个卖馒头的,支起了小吃车。
尽管宋喜雨已经给大家做好了岗前培训,大伯母、二伯母还有娘,依旧非常的拘谨。站在小吃车的后面,脸红得不行。
还是大伯母在蒙圈中,记住了宋喜雨宋老师的培训重点:给卤味加热,让香气散开,抓住人们的胃!
大伯母掀开锅盖,不停地翻动着卤味。
果然有人来问:“你这卖的什么呀,香得我都走不动道了!”
宋喜雨捅捅娘。娘涨红着脸,说:“我们这是卤味!”
“卤味是什么?”又围上几个人。
宋喜雨大大方方站在人前,口齿伶俐,指着小吃车上方的招牌说:“大娘大嫂,大叔大伯,这是我们的宋家卤味,请大家一定记住这个招牌。这可是我们家的祖传秘方,又香又烂又有嚼头,吃一口,给你个神仙都不换!”
喜金喜银两位堂哥,按照培训攻略,有些扭扭捏捏,还是端了切成小块扎上竹签的卤味让大家免费品尝。
“天,太好吃了!绝对是下酒神器!”
“这卤味吃一口就上头,我真是越吃越想吃!”
“你这卤味怎么卖?”
宋喜雨大声说:“一竹筒五文钱!我再给你们淋点汤汁,回去炖菜或者拌饭,绝对是无敌的美味!”
“给我来一份!”
“给我来一份!”
“挤什么挤,给我来五份!”
……
宋家人手忙脚乱中想起了宋喜雨的培训内容,赶紧地各司其职:
大伯母切,二伯母往竹筒里装,娘再往竹筒里淋上半勺汤汁。
大伯二伯维持秩序,爹收钱。
喜金喜银二位堂哥负责给顾客试吃。
在吵吵嚷嚷打仗一样的氛围中,三大桶卤味卖得汤汁都不剩!真是一个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