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庄的这支逃荒队伍,村长和曹猎户两家的牛车在前。宋家五辆牛车断后。老弱妇孺都夹在中间。队伍两侧是护卫队和弹弓队的成员。这样的安排,能很好地保护弱小。特别是护卫队,虽然每个人的大刀都用布缠着,但只要细看,都能看出刀的形状。
一路上,村长和宋喜雨不住地往后或者往前传话,让大家少喝点水,少说话,节省体力。
无奈阳光太猛烈,走了不到三里路,一个个都大汗淋漓,后背后腰都湿透了。那边谁家的孩子嚷着腿疼,推车的家人不得已,让孩子在车上趴一会儿。那些年岁不大不小的老人就没有这么幸运,家里的推车已经装得满满的,坛坛罐罐啥都有用啥也不舍得扔,哪有人坐的地方,他们只能互相搀扶,继续走在这背井离乡的逃荒之路。
中午时分,烈日高悬,可大家却感受不到丝毫温暖,全身上下就是一种感觉----火辣辣的疼。路边的河水早已干涸,露出一道道干裂的河床。人们又累又渴,脚步越来越沉重。
突然,一个年轻的媳妇脚下一软,摔倒在地。她怀中的孩子也跟着滚落,在薄被里大哭起来。周围的人连忙围过去,有人扶起她,有人捡起孩子。媳妇虚弱地说:“我……我实在走不动了。”她的丈夫满脸焦急,眼眶泛红:“再坚持坚持,前面就有地方歇脚了。来,孩子我来抱!”
奶告诉宋喜雨,这是宋宝柱两口子。就因为婚后三年没生养,生了却是个闺女,宝柱娘对这个媳妇红霞一万个不待见。宝柱娘坐在宝柱爹推的推车上,头上还搭了一个帕子,挺会享受的。而才出月子的红霞,就这么一跌一绊地走。幸亏宝柱是个好的,还知道心疼媳妇。
从一大早出发,已经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看前面是一小片树林,村长一声令下,所有人就像气球泄了气一样,不约而同坐在了地上。有手脚麻利的,倚靠着树干,虽说稀稀拉拉的树叶也没有多少的阴凉,不过歇起来也比较舒服。
宋家每辆牛车里,宋喜雨都给准备了一个装吃食的篮子。大家陆续到车厢里,轮换着吃点东西。大伯母、二伯母还有娘心疼自家男人一直这么走着,赶紧跳下车,换他们到车上。水囊里装的都是掺了灵泉的水,卷饼里放了黄瓜条、西红柿片、生菜叶,还卷进去两个特别粗的火腿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