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着无尽的哀伤与绝望
与此同时,工厂为了扩大生产、提升运输能力,计划建设专用线、货场及木材加工站。
于是,在火车站附近征用了两座山。
施工人员用专业的器械将山从半山腰截断,再把截断山顶产生的土方用来填平沟壑,经过一番努力,修建成了一个与铁路线平齐的大平台。
原本的山腰摇身一变,成了一片平地。
在这片平地上,修建了东西两个院子。
东院面积较大,建成了一个宽敞的货场;西院相对较小,设置了木材加工站。
货场的院子里铺设了铁路专用线,这条专用线由铁路部门负责承建。
他们从铁路主线设置了搬道岔,让铁路分岔延伸至货场之中。
专用线长度并不长,仅有三百米。
货场的大门设置在铁路分岔伸入货场三十五米处,大门旁边修建了门房以及地磅,用于称量货物重量。
货场中间矗立着一个大型站台,站台十分宽阔,宽达三十米,长一百二十米,高度为一米八,整个站台由砖和水泥搭建而成。
站台南面的五十米区域是露天站台,北面则是一个七十米长的简易仓库。
站台西边,安装着一台龙门吊,用于货物的装卸。
龙门吊再往西,修建了一排平房,总共四间。
其中,工厂运输科占用两间,车站维修人员使用两间。
西院则修建了一间木材大锯房和一间木材库房,两间房屋相互独立,呈直角分布。
木材库房主要存放已经锯好的成品木料,库房外则堆放着圆木。
这个地方人员并不多,却归两个单位共同管理。
站台和龙门吊由运输科负责管理,货场及大锯房则由供应科负责管理。
运输科在货场专门设置了货运组,并安排了两名龙门吊司机;供应科也在货场设立了两个小组,一个是木材加工组,另一个是煤场组,货场的北面便成了堆放煤炭的地方,门卫工作则由煤场组负责。
杨小东有条不紊地安排完货场的各项业务后,便向厂里请假,踏上了回老家的路途。
杨小东的老家位于迁滦县崐山的杨家寨,由于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