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细致的测量,众人最终敲定了公社新址的位置 —— 原铁路建设施工临时工棚所在地。
此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边紧靠着公路,西边毗邻水塘,坐北朝南。
宋东方站在这片空地上,环顾四周,不禁赞叹道:“这地儿敞亮得很呐,建个大点的办公场所绝对没问题。依我看,照着咱们厂办公楼的规格来建也未尝不可。”
唐立波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的总指挥呐,那可不行。就为了换个地点,前前后后申请了一年多,要是建像三线办公楼那样的,根本批不下来呀。”
“有啥不可能的,多申请几次呗。” 宋东方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
“申请了,没用啊。你瞧瞧城里,最高的楼也就两层。再看看你们厂的办公楼,那是几层。唉,算了,有个平房办公也凑合了。” 唐立波无奈地叹了口气。
王国庆在一旁接过话茬:“建平房也行,不过总觉得有点可惜了这么好的地段。”
杜开海也赶忙插话道:“各位领导,我有个建议,建两层的怎么样?配备上下水、卫生间,再安装个锅炉供暖,这样大家办公也方便,也不用建得太高。”
唐立波面露难色,说道:“这可不好办,县里批复的就只是建一层,要是建两层,费用可就增加太多了。”
杜开海接着说道:“材料方面,厂里建设的时候有剩余的,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宋东方立刻表态:“行,没问题,厂里理应给予支援。”
众人反复盘算、商议了许久,最后唐立波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说道:“铁山,你跟开海好好算计算计,如果可行,咱们就干。”
领导拍板之后,王国庆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设计,杜开海与佟铁山则忙着查找建筑物资。
几天后,设计图纸及预算便新鲜出炉了。
这座楼长 389 米,宽 124 米,总共两层,总面积达 92872 平方米。
入户门以及上下楼梯、楼道都设置在中间位置。
唐立波仔细查看施工说明,上面详细写道:“1、本工程防潮层以上的砖墙,均采用 100 号红砖砌筑,外墙及烟囱出屋顶部分使用 50 号砂浆,内墙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