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每周都会前来视察一番。
一日,革委会召开会议,宋东方提议在木工车间再建一个工房,成立一个木箱生产单位。
众人皆认为此提议甚好,计划科遂上报相关计划。
郑维岩担任副科长后,行事风格发生了显着转变。
以往遇到事情,他总是绕过张东强自行其是,如今则事事请示汇报;以前请刘玉、宋东方喝酒,总是瞒着张东强,现在则是先询问科长是否有时间,若张东强能参加,他才会邀请另外两位领导。
张东强起初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心里却颇为乐意接受这种变化。
他积极协助,帮忙借钱采购了三十台缝纫机、一台铸字机、一台印刷机、一台装订机、一台开封打孔机等设备。
缝纫车间安排了五十多人,印刷车间也安排了十多人,这两个单位基本都是女工,只有两位一把手是男性。
这两位一把手均是从国营单位抽调的退伍转业干部,此前享受副科级待遇,此次正式被任命为实职领导。
通过宋东方的牵线搭桥,两个单位前往市里聘请了专业师傅。
三个月后,缝纫车间顺利承接了工厂劳动服的制作任务,印刷车间也承担起县里及工厂宣传月报的印刷工作。
短短半年时间,这两个单位便收回了工厂的投资,还略有盈利。
财务科长在算账并收回福利科借款时,兴奋不已,深感当初的决策无比正确。
为此,他特意前往谢云旺的办公室,进行了详细汇报。
谢云旺同样十分高兴,这两个单位的成功运作,不仅解决了大集体及家属办女工生产劳动价值低的问题,还解决了员工制作衣服难以及工厂印刷难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妥善解决了西张村的相关问题,有力保障了三线的稳定发展。
轧钢厂的成绩更为显着,不仅退回了工厂的投资,还购入了三台手扶拖拉机,并委托机加车间生产了一台小型门吊,且支付了相应的加工费用。
在工厂召开的会议上,谢云旺、宋东方等领导多次对张东强提出表扬,这让张东强倍感荣耀,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然而,后勤工作涉及面愈发广泛,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
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