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拉到一旁,低声询问具体想法,听完后点头表示同意。
众人四处寻觅,最终在八王沟沟口扒开一段围墙,找来几块预制板搭建了一座简易小桥,修出一条可通汽车的道路。
在围墙外十几米处,建起简易围墙和棚子,拉来一台夹板锤,并在棚内修建了加铁炉。
机电部门迅速行动,接通动力电。工厂方面也提供了铁屑和小废铁。
郑维岩通过佟铁山,从西张村挑选了十三名临时工,又从供应部门借来了焦炭。
开工前,马保华带着徒弟们对临时工进行了多轮细致培训,耐心讲解每个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亲自示范标准操作流程。
终于迎来开工之日,马保华和徒弟们站在一旁,专注指挥临时工们作业。
只见五名工人手持大铁钩,仔细清理铁屑中的杂质,随后将清理好的铁屑钩至加热炉旁。
另外三名工人负责点火,小心翼翼地将铁屑投入加热室。
待铁屑被加热至樱红色时,工人们迅速用铁锹和钩子将其送至夹板锤下方的模槽中。
随着电机启动,锤头重重落下,经过数次锤打,铁屑逐渐成型为块状。
最后,工人们将成型的铁块钩至一旁,让其自然冷却。
一周后,他们生产的轧钢产品顺利销往县物资回收单位。
谢云旺和宋东方得知这一消息,十分满意,对郑维岩等人的工作成果予以高度评价。
然而,当轧钢项目已产出产品时,缝纫组和印刷厂的组建工作却进展迟缓。
张东强每日催促,却依旧问题不断,不是设备短缺,就是原料不足,再不然就是缺少熟练技术工人。
此时,劳动竞赛已开展一个多月。
纪广才决定组织一场竞赛交流会,将会场设在镀锌车间厂房外的空地上。
交流会上,各单位踊跃发言,分享劳动竞赛中的经验与成效。
半数单位相继发言,而作为会场所在地的镀锌车间,却未被安排发言。
会议结束,各单位人员陆续散去。
镀锌车间的同志们在协助工会同志拆除会议设施时,不禁抱怨道:“纪领导这安排,可把我们单位职工搞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