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宣传科依据车间提供的材料,撰写了专题报道。
这一报道引起了部、省、市各级部门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派遣专业记者奔赴锦东。
记者们进行实地调查,多方走访锦东的先进青年,挖掘先进事迹,并将其刊登在报纸上。
工厂借着报纸报道的这股春风,顺势提出了“学先进,赶先进,与劳动竞赛相结合”的号召。
一时间,各车间积极响应,纷纷行动起来。
毕边伯在弹体车间提出了“比产值、赛班产,先进路上赶一赶”的竞赛口号;
43 - 9车间开展了“赛优质、比增产,学习先进做贡献”的活动;
弹尾车间则喊出了“超质超量,前三进京”的响亮口号……
各车间的竞赛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涌现出大量优秀典型和感人事迹,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发展。
纪广才对此十分满意,每次开会都会对相关车间和个人提出表扬,并且每月都给予奖励。
那些先进人物每个月不仅能获得奖状,还有床单、脸盆、暖壶等物资奖励,这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车间里的竞赛热情也感染了科室部门。
机关支部率先提出竞赛倡议,设备科紧跟其后,提出:“落实鞍钢宪法,奋斗四个月,是英雄,是狗熊,红五月中看总结。”
财务部也不甘示弱,喊出:“赛学习比执行财务制度,讲团结比协作分录合理。”
计划部则提出:“赛优质比多快好省,讲贡献比业绩争先。”
颜兆祥看到大家提出的竞赛口号后,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提出:“赛学习,比弄懂弄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赛革命,比政治挂帅。”
这一竞赛口号得到了安合英的大力支持。
众人一致认为,该竞赛项目符合当下的政治要求。
于是,一时间办公室的走廊上贴满了大红纸书写的标语。
为了清晰体现竞赛进度,各科室还专门开辟了竞赛成果汇报栏,科室员工们纷纷在上面展示自己漂亮的钢笔字和毛笔字。
周山的妈妈回到单位后,递交了一张病假条。
病假条上写明妈妈因重感冒需要休息,落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