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三线情怀 > 第127章 对错1郑维岩(2/4)
人选,就连谢云旺也认可他在养殖和种地方面的本事。

    郑维岩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管理办法,他曾当过生产队长,组织过社员生产,又在车间当过工人,挣过工时。

    如今管理农场生产,他借鉴了工厂班组管理的模式。

    他把农田和养殖场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块,设置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其中一块区域。

    农场员工的工时按照出勤计算,临时工工资每月按工厂计划工资的75发放,余下的25工资计入工资留存科目,存入银行。

    年末根据年计划产量完成情况,计算各组的小时工资单价,再依据每组的工资单价以及个人出勤工时,算出工资总额,多退少补。

    这种将小时产量收益与小组工资总额挂钩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临时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农场的每亩产量以及养殖出栏数在附近山区都名列前茅。

    谢云旺虽没有直接表扬过郑维岩,但私下里曾对宋东方和刘玉说:“郑维岩是个能干的人,是个人才。不过,他这种管理方式是否符合相关政策,我心里没底,你们研究研究。”

    宋东方对此倒不在意,看到农场取得的丰硕成果,满心欢喜地说:“你放心,没问题的。车间工时不也是类似的管理方式吗?有什么可担心的!”

    谢云旺疑惑道:“车间工时没与工资挂钩,他这可是挂钩了呀?”

    宋东方解释道:“车间工时虽然没直接与工资挂钩,但和评比挂钩啊,哪次评先进不是工时多的班组入选?小郑这儿临时工工资本来就少,这25算来算去,也就是能买条毛巾、床单之类的小东西,不会有问题的。”

    宋东方作为二把手,同时也是政治立场坚定的革命派领袖,他的认可至关重要,这使得农场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没有受到他人的质疑。

    宋东方对农场工作的认可主要源于两点:一是农场取得的出色成果让他十分满意;二是刘玉时常邀请他到农场喝酒,一来二去,对农场的好感也与日俱增。

    佟铁山也认为郑维岩的管理办法十分出色,还专门去取过经。

    然而,公社领导却担心这种做法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最终叫停了佟铁山的效仿。

    麻三田汇报完工作后,难